阿嬤們的高雄新年
|
 |
|
文、攝影/周書正 |
|
高雄/屏東人,台灣大學戲劇系畢業,現為成大台文所碩士生。 |
|
高雄今年一反常態的下了好多天的雨,寒流來得晚卻來得急。在這樣的天氣裡面,我走訪了三個來自高雄不同區塊與族群阿嬤,分別是六龜的劉廖玉金阿嬤、鳳山的王郭錦華阿嬤、以及紅毛港的韓楊清水阿嬤。
在這個奇特的冬天我拜訪了她們,問問她們孩提時代的高雄新年長什麼樣子?在越來越缺少「年味」的現代新年中,是不是有些什麼事情漸漸被我們遺忘或忽略了呢?我帶著這些問題,緊張地按響了三個不同人家的門鈴;而每道門的背後,就藏著三個阿嬤們的生命故事。在我離開的時候,我知道,問題的答案就在阿嬤們的故事裡。
劉廖玉金—六龜的客家庄新年
在寒流終於一步一步地為今年的冬天帶來應有的低溫的時候,我在劉廖玉金阿嬤(a-má)的孫子家中,見到了剛從感冒中康復過來劉廖阿嬤。那是一間位在頂樓的雙層公寓,劉廖阿嬤坐在客廳的青色沙發上看起來神色有些緊張。
「最近就感冒啦(kám-mōo)」她這樣解釋,聲音不大卻十分堅毅;接著她稍微理了理衣服、調整坐姿,緊張和不安便從她的眉頭上退去了,像是她剛剛在自己身上施了魔法一樣。
一九三一年出生的劉廖玉金阿嬤是六龜客家人,她的父母在他出生之前就從苗栗南湖搬到六龜定居,在現在的高雄客運六龜站的對面開了一間五金行,這間小小的五金行養大了劉廖阿嬤以及她的六個兄弟姊妹。在二十歲那一年,劉廖阿嬤嫁給了在農會上班的閩南人劉茂己阿公;也就此搬到林園的潭頭村,離開了六龜,離開了代表自己青春時代的客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