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3/06 水高雄 城市生命的源頭
水高雄 城市生命的源頭
現代指標 生生不息 活力泉源 污水下水道博物館 環保觀光兼具的新地標






文/陳月素

  高雄市河川整治因污水下水道建設的佈設而展現具體成效,負責處理這些污水的 中區污水處理廠功不可沒,猶如污水下水道工程中最重要的心臟一般,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未來,中區污水處理廠除了不斷提升處理容量及功能之外,更將結合環保、教育、科技、觀光功能,打造一座全國首創的「污水下水道博物館」。

 都市的排毒系統
  中區污水處理廠位於旗津區中洲大汕頭海濱,用地面積十二點六公頃,北側預留的七公頃用地,則已開闢為風車公園。自民國七十六年開始運轉,如同人體的排毒系統一樣,每天都有大量污水由前鎮匯流坑及過港污水幹管,經高雄市區穿越高雄港主航道進廠後,先經廿部攔污機除去較大固體物,再經十座曝氣沉砂池除去砂粒和膠凝作用,以控制臭氣、分離油脂,並增加處理效率。接著經由初級沉澱池除去懸浮固體物,再流到消毒池,添加取自海水電解所得的次氯酸鈉消毒殺菌,最後經放流抽水站加壓,藉海洋放流管排放至三公里外的外海,藉海洋的天然稀釋擴散淨化作用,完成最終處置。放流至外海需達到乙類海域水質標準,若至旗津海水浴場,則需達甲類海域水質標準。

 提昇處理等級 水資源再利用
  高市河川及家戶污水處理全賴中洲污水處理廠,其處理容量由廿八萬噸到四十萬噸,目前又增加為五十八萬噸,由於只有初級處理,必須接海洋放流管排放到外海三公里遠、深廿公尺以下放流。因應環保要求標準越來越嚴格,水工處有意提升為二級處理,但苦無擴廠發展腹地。

  於是水工處計劃「與海爭地」,規劃在中洲污水處理廠北面填海造陸長一千四百公尺、寬一百九十公尺,面積廿六點六公頃的海埔新生地。這項計劃目前已規劃完成,也已經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正辦理海埔地開發申請。待提升為二級處理後,將可進一步回收成為工業用水,提昇水資源的利用,可解決高雄市部分自來水用量問題。

 結合環保教育功能 成立博物館
  配合旗津區整體環境改善的腳步,中區污水處理廠位居進入旗津觀光路線的門戶,每年均有逾三千五百人次的參訪人潮,但已有十六年歷史的舊有建築感覺顯得有點老態,因此市府工務局水工處決定斥資四千五百萬元,把中區污水處理廠改頭換面成為「污水下水道博物館」,使中區污水處理廠成為旗津地區結合環保、教育、科技、觀光的產業地景。

  首先讓人眼請一亮的是高達卅七公尺的北放流抽水站彩繪,充滿藝術化的風格。該抽水站是全世界最大型的抽水機組之一,全棟粉紅色建築體採歐式風格設計,與全國唯一利用風力發電照明的風車公園毗鄰相對,加上背景聳立著狀似煙囪,有藍色水紋圖案、高四十二公尺的平壓槽,在傍晚落日餘輝反射下,相當美麗壯觀。

 透明化設計 讓「下水道世界」看得見
  全國首座兼具教育、觀光功能的多媒體「污水下水道博物館」,充滿創意的將舊有倉庫變裝,以玻璃屋方式展現下水道的世界,將平日深埋於地底的污水管、化糞池、污水下水道透明化呈現,標示成為展示的一部份,讓民眾了解從廁所或家庭而來的污水如何處理,並透過水資源循環系統,看見回收水養魚的成果。博物館還增設眺望平台,遊客可以到此,一望風車公園及污水經海洋放流的壯觀景像,遠眺水天一色的海上風光。

  為使該館資料更豐富完備,館內展示資料及設施除廣徵全國有關機關及廠商提供之外,將由中區污水處理廠服務多年的資深員工以自身經驗導覽,見證該廠成長史,帶領遊客重尋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的歷史發展軌跡。館內多媒體科技運用與教育功能設計考量,提供生動活潑的環保教育素材,可說是二十一世紀環保生態教育的最佳示範;而新穎設計與週遭景觀結合,更可望成功結合科技與觀光,串聯週遭美麗景點,為旗津明媚秀麗的海岸線,再添一處吸引遊客的新地標。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