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9/09 感動後的高雄 從無到有 世運經驗的傳承
感動後的高雄 從無到有 世運經驗的傳承
高雄看世界─承辦大型國際賽會與活動,是利?或弊?─ 高雄市vs. 巴塞隆納 ─

 

主辦大型賽事是振興城市催化劑

位於西班牙東北角、背山面海的巴塞隆納,地形上與高雄市有異曲同工之處。(圖/Jupiterimages Unlimited提供)     負責主辦2012年夏季奧運的倫敦,在不斷追加經費情形下,估計總支出將達90億英鎊以上,虧損短差也可能高達30億英鎊,但是倫敦市政府卻覺得這項投資非常值得,依照他們的估算,2012年後的二十年,將帶來1,960億英鎊的收益。「倫敦奧運只是倫敦一系列振興東區計畫的催化劑」,英國愛丁堡體育與休閒學系的霍恩教授點出了主辦城市爭辦賽事真正的企圖心。

     從短期財務觀點來看,承辦國際賽會幾乎是「穩賠不賺」,但是,各城市真正的目的,卻是著眼於更長期的發展與建設。面對城市內部的舊城區重振、城市經濟發展的衰退等問題,「舉辦大型賽事」成為一個重要的號召工具。高舉「賽事舉辦」的共同目標,各城市進行大幅改造翻新,希望能「萬箭齊發,正中紅心」,最後能帶動城市順利轉型。

     1964年的奧運,主辦城市東京在歷經數年的努力建設後,以嶄新現代的風貌迎接各國來賓,一洗眾人心中被二次大戰摧殘的殘破形象,一舉躍上國際城市之林。對許多城市而言,國際賽會的場合,正是展現全新自我的舞台,是全球競爭下勝出的一次良機。

     「行銷機會」、「催化劑」、「共同目標」,都是千金難買的無價之寶,城市翻轉後所吸引的人才與投資更是難以估算的效益,這些正是在「利」與「弊」爭執不下時最終的決策關鍵,並且引致各大城市絡繹於爭辦賽會之途。

點線面都市更新 巴塞隆納成功沒有僥倖

透過2009世運,全世界都認識到港都這美麗的水岸城市。(圖/林育恩攝)     然而,並非所有城市服下「主辦國際賽事」這帖藥方後都能就此強健茁壯。像主辦2004年奧運的雅典,至今依然負債近百億美元,經濟衰弱,貧窮人口高達20%;另一方面,主辦1992年奧運的巴塞隆納卻是具有鼓舞作用的正面典範,十七年後的今天,「歐洲之花」巴塞隆納已經成為歐洲藝術、運動、休閒、觀光的重要城市,它的成功,引發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也接連努力爭取2012、2016年的奧運主辦權。




1 2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