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4/02 在海洋,與世界對話
在海洋,與世界對話
在地印象 新動態 高雄市重要活動資訊



高雄設計 高雄建築新論述─城市空間的自省

特別撰稿/趙建銘(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碩士、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台灣過去的特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都市發展長期被房地產的商業邏輯所主導。土地等同商品,發展則在創造其價值。

 

  如此的都市發展邏輯,都市空間與市民的生活經驗與集體記憶割裂。都市空間已無法提供如同廟埕空間於傳統社會中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份,同時滿足了市民在宗教信仰、文化、藝術、休閒和社會關係等各方面的需求。

  都市空間的意義,不再以「公共空間」為彰顯,都市居民遠離都市空間,居民與都市,居民與居民的互動逐漸喪失。都市空間不再是市民生活的所在。

 空間帶動居民自省
  近年來高雄市的都市空間改造發展出另一種自省的看法,發展(通常代表土地價值的創造)不再是都市的必然策略,透過都市空間的修補與重新整理,型塑新的市民公共活動領域。城市光廊、市民藝術大道、愛河沿岸改造計劃、新光輪渡站等個案在城市美學的策略導入下,改變了城市空間改造的工程思考,以藝術、人文、活動呈現多元面向,雜亂無章的都市景觀獲得改善,市民對都市環境逐漸關心。

  在上述硬體的興建同時,BOT觀念的導入確保都市空間後續的營運管理問題,河邊曼波、黃金愛河、哨船頭、盛興公園等均獲得私部門的高度參與。

 空間成為想像舞台
  新的「高雄城市論述」已成功的在「城市美學」的策略下,去除了高雄「工業化」城市的都市意象,並讓「都市空間」具有城市生活集體溝通的社會意義,都市空間成為市民的活動舞台,吸引並容納了各種對未來城市生活遠景的不同想像。

  藉由市民對都市環境的關注,市民對城市文化地景亦有新的期待,「高雄驛」化身而成的高雄願景館、電影圖書館、駁二藝術特區、高字塔園區、英國領事館,均在尋求及延續城市的共同記憶。

  對歷史建築的態度亦由過去的靜態保存,原樣復建,轉變為活化與再利用,對於城市共同記憶的時間標記,是一種動態的延續而非過去某一特定時間點的凝結。

 行人收復徒步權
  有人說要提昇城市的生活品質及價值,問走路的人最知道。
  伴隨著捷運時代的來臨,步行系統的建構,表彰的是徒步權收復的城市新價值。如美麗島大道、五褔國際觀光大道及其它之系統造街均藉由對台灣都市最普遍環境問題-街道,進行全面的重新檢討及賦予新的思惟。

  接續的徒步權收復計劃,其最終的目的乃藉由都市空間改造的手段及行政整合措施進行實質的社會改革。一種空間價值及生活價值的改革,此種改革行動涉及市民共同生活價值的重塑,新的環境秩序,公部門的公權力伸張及行政效率的整合。其改革成果尚待觀察。

 街道上巧遇文化
  新的街道文化空間亦在街道空間改造過程中被提出。市政府以民權、四維路兩條高雄市主要林蔭大道的公車亭為行動文學館的都市場域。

  藝術大道則將人行道視為藝術文化的策展空間,一、二期結合了國際鋼雕藝術節,三、四期則以情詩散步道,整合文學、音樂、活動重塑文化中心的愛情場域記憶。

  如此的藝術、文化都市空間型態,摒棄固定地點與文化事件關係,藝術、文化事件不再被動等待居民參與,而是主動游移於各個都市空間。

  藝術文化事件不再僅僅發生於美術館、音樂廳等固定場所,都市空間與藝術經驗相互融合,文化藝術事件與居民日常生活結合,事件的發生在於非特定性,不期而遇的安排、通勤返家的歸途、購物、休閒活動、、、,街道擺脫作為通行及交通的單一機能,成為一文化活動空間的承載體。

 從人性開始思考空間
  「高雄論述」新現象,將對建築的關注擴大至市民日常公共生活的環境層次,開放空間及開放空間與建築物之間的界面關係的思考,超越建築量體本身的侷限。

  都市空間改造,不再單純只是空間設計或工程施工的思考,它涉及了人與自然的共存及城市的人文脈絡,一種環境的營造過程。

  這樣的營造過程不僅是「現有環境的診斷」,且是一種「發現、發現、再發現」的動態過程,發現城市的潛在能源,發現社區的潛在能量。我們期望這樣的過程喚回的不僅是空間的主體,更希望藉由城市集體記憶的塑造喚回的是人與環境關係的反省。




1 2 3 4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