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主題企劃─愛河布袋戲展演祭 看台灣布袋戲百年風華


 

傳統布袋戲早期以「文戲」為主,口白較為文雅、多詩詞,講求操偶動作的細緻性,音樂主要可分南管、潮調、白字戲等三種。其中南管戲使用月琴、琵琶、洞簫等管弦樂器,樂調悠揚、格調高雅、唱腔溫婉,頗受知識份子、文人雅士欣賞,代表劇團為台北「亦宛然」的李天祿。

到了民初時期,台灣北管戲曲興盛流行,由於北管戲曲普遍,後場樂師比較多,而大陸南管樂師較少,不容易找,因此布袋戲漸漸改用北管後場。北管布袋戲由於依照北管正本戲來演,加上戲偶演出與真人不同,因此更加注重演師聲口、口白的五音分明,角色演出才能清楚明白,台灣布袋戲也是從北管布袋戲開始發展出本土色彩。日據時代的劇偶,有顯著的時代背景。(圖/侯志勇攝)

1920年代,民國初年為增加演出戲碼,劇團演師開始改編中國傳統章回、歷史、演義小說,選擇清末民初例如《七俠五義》、《小五義》等武俠小說,並加入江湖俠義情節,發展精彩的武戲招式,使演出更為熱鬧,稱為「小說戲」或「古冊戲」,統稱為「劍俠戲」,是民初到二戰後主要演出,代表人物為雲林「五州園」黃海岱和「新興閣」鍾任祥。

1930年代,大東亞戰爭爆發,受日本進行皇民化改革運動的影響,後場禁用中國傳統的北管鑼鼓,改用日本傳統樂器與西樂,戲偶多為日本服飾造型,劇目也常為水戶黃門等日式劇本,並以日語演出,發展出另外一種風格的「日本布袋戲」。雖然此種皇民化布袋戲因語言文化的隔閡,不被台灣大眾接受,但其中的一些表現手法,直接影響了後來金光布袋戲的演出方式,包括音樂、布景等。








1 2 3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