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2/09 2002企劃特刊03 魅力高雄城鄉新風貌 海洋首都‧有情城市<建設篇>
2002企劃特刊03 魅力高雄城鄉新風貌 海洋首都‧有情城市<建設篇>
文化篇-海洋文化在呼喚 紅毛港遊賞地圖

文化篇-海洋文化在呼喚  紅毛港最高學府-海汕國小

文/曾麗書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海汕國小早名為「大林蒲公學校紅毛港分教場」的海汕國小,歷經日治初期的「紅毛港公學校」,至民國34年10月台灣光復,12月7日由陳孟家代表接收,成為光復後首任校長。民國35年4月1日改名紅毛港國民學校,同年又改名紅毛港國民小學,民國40年6月28日,改稱海汕國民學校,民國57年8月1日改稱海汕國民小學迄今,這個在小聚落中的國民小學,自始至今都是紅毛港當地的最高學府,學生加上教職員不到五百人的學校裡,有著一個紀錄紅毛港人溫馨情感的展覽館。

紅毛港文物館暨貝殼館

 一直深耕地方文化的紅毛港文化協會,雖然遷村政策的不確定性,但是協會會員仍然積極為紅毛港收集文物,希望將來遷村後,能為紅毛港成立一個永久性的地方文物館。在未遷村前,為了讓外地人認識紅毛港的文化,五年前協會與海汕國小校長協商,騰出教室為紅毛港的文物暫時找一個家,但去年因為學校舊教室拆除,文物館被迫移至貝殼館,未來學校興建臨時教室後再重新佈置文物館。

為貝殼找一個家

 這所位於學校地下室的臨時館,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為貝殼陳列,這是三年前由地方人士洪信治、李億勳教授以及貝類收藏家簡小姐捐獻出來五百多種貝殼。

 其中有種「長芋螺」是紅毛港以前常見的貝殼類,而體型最大的是「木瓜螺」,「貓眼蠑螺」體積最小,造型最奇特的要屬「偕老同穴」、「象牙螺」及「管蟲」。其他如:僧袍箏螺、鸚鵡螺、布紋核螺、刺螺、金斧鳳螺、大白千手螺等等,另外這裡也收集有世界各地十餘種海沙,是洪信治託人從世界各地帶回來的。

充滿家園情感的展館

 展示館的後半部,展有五○年代紅毛港漁村常用的器具,其中不乏珍貴的漁網、船上常用器材,如:測颱風的氣壓表、尋找漁網位置的玻璃球、可秤二百斤以上的老式秤子、用來操控船隻前進後退的車鐘,還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來的畢業證書、獎狀、兵役通知書、手寫的地契以及老照片,這些都是居民們慷慨捐出來的家族寶物,極為珍貴。

 值得一提的是「烏魚旋網」,這件魚網可能是台灣碩果僅存的一件了,這件烏魚旋網道出了紅毛港文化的源頭,它曾經帶給紅毛港人無數豐收的魚群,庇護著紅毛港世世代代。雖然這處文物館沒有美麗的展示櫃及燈光器材,但一件件陳列的文物背後,卻都蘊含著紅毛港人溫馨感人的家族故事,而濃濃的故鄉情,才是紅毛港文物館最令人難忘的感受!


文化篇-海洋文化在呼喚  紅毛港文化協會

文/林美秀

一步一腳印

 作文化,只有兩個字「腳印」來形容。對於位在高雄最南端─紅毛港文化協會的義工們而言,投入紅毛港文化歷史關懷行動便是抱持著這樣「一步一腳印」信念。

 夏天的紅毛港,只能用酷熱來形容,但是,三百八十年的歷史歲月,禁錮在三十多年的限建政策中,這些混身充滿漁村性格的住民仍然破繭而出,帶著堅毅打拼的精神,與天搏鬥不向環境低頭的漁村兒女的韌性,為保留村落而作一場精采的文化聖戰。

 「無論如何,三百八十年人文歷史是要留下來,紅毛港一旦遷村,紅毛港,三個字便在中華民國的地理版圖消聲匿跡」,就是為了這兩項理由,紅毛港文化協會創會元老,也是協會的總幹事洪瑤昌,第七代紅毛港的子孫,毅然決然賣掉股票,甚至在投入田野調查工作時,前三個月內還穿破兩雙布鞋,日以繼夜的用鏡頭紀錄下紅毛港的晨昏日落,目前七十六位義工,除了上班工作時間外,全部都回來紅毛港,為自己的故鄉作最後的挽救。

從失落的文化著手

 在遷村的爭議與抗爭中,紅毛港人其實早已失去了生活的尊嚴和自信,看著蕭條沒落的老街巷弄、庄頭廟宇與漁村景像,洪瑤昌回憶,在作田調時,親眼目睹三百八十年的人文歷史幾乎已斷層,賴以維生的產業環境破壞殆盡,聽著老一輩談紅毛港衰退,老人哭,洪瑤昌也跟著落淚,面對前途未卜的紅毛港,協會義工們化悲憤為力量,從找回紅毛港人的尊嚴與信心出發,先從失落的文化著手,規劃紅毛港斷層產業文化的技術轉移,開創未來子弟就業機會及發展空間。

文化保存的希望

 「我們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拯救紅毛港脫離噩運,延續祖先遺留產業傳承在地文化為己任」。從民國85年成立至今,一路辛苦走來,幸得各大專院校文化、建築學者專家,和一股留住故鄉的力量驅使,文化協會終於作出一股紅毛港信心,從爭取高字塔藝術文化園區的設立,成立海汕國小文物教材與貝殼教室,舉辦紅毛港鄉親回娘家,紅毛港導覽,創辦紅毛港社區報...為著就是不管遷不遷村,船隻入港時,有一盞燈依靠,為著紅毛港的希望點亮著。


文化篇-海洋文化在呼喚  化小愛為大愛-李億勳

文/林美秀

原鄉情

 故鄉,這個地理與心靈的名詞,對曾經離開的人是一個很糾葛的抽象記憶,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人而言更是一種宿命,讓你出入之間總有一股割捨不掉的情感。出生於紅毛港,民國84年回到高雄任教於師範大學美術系的李億勳對於他的原鄉─紅毛港便始終懷著故鄉情愫,以他藝術與文史的專業投入挽救故鄉文化歷史行列中。

 雖然從高中時代就開始輾轉在外求學,然而,童年紅毛港各個聚落凝聚出來的庄頭情感與廟宇、三合院建築、剪不斷的宗族血緣,讓李億勳在午夜夢迴時仍情牽故鄉何去何從的未卜命運。民國85年遷村的爭議,文化協會的成立讓他決定不能袖手旁觀,抱持為故鄉作一點事的積極態度,使他回到紅毛港作建築田調,製作社區地圖,更於假日投入社區文化歷史導覽,除了創作教書工作之外,案頭前擺的是紅毛港的文獻資料,古厝群像、聚落今昔、申請計劃書、海報設計稿...三百八十多年的文化歷史命運就像是遷村繁衍出來的紛擾,千頭萬緒待整理。

子弟回鄉

 危機何妨不就是轉機,紅毛港遷村計畫的擺盪使紅毛港在風雨迷航中找到方向,也因此招聚了它的子弟回鄉,挽起袖子,張起救故鄉的旗子,投入在地文化的保存。不管它的命運如何,至少,故鄉子弟的投入關懷行動已讓外人感受到他們的熱誠與紅毛港的希望。李億勳化小愛為大愛,為紅毛港的過去未來、前途走向凝聚共識釐清方向。

 挽救紅毛港從文化尋根作起,李億勳與紅毛港文化協會義工們,初期首重於基礎田調社區營造,配合文建會文化產業振興計劃,舉辦「帆筏重現」、紅毛港尋根、發現紅毛港資源、帶領住民製作貝殼壁畫等活動,不僅讓紅毛港住民開始探勘自己在地文化的真面貌,建立文化尊嚴,也讓初識紅毛港民眾對紅毛港有了親切的接觸,幾年下來,他們對文化歷史的保存與再生的認真,扭轉了一般人對於紅毛港人似乎只會一味抗爭的印象,也確立挽救紅毛港前途的方向,今年,他們爭取高字塔藝術文化園區的設立,高字塔在紅毛港的地標更堅定確認他們未來城鄉新風貌的走向。

不再迷航

 拋開對命運質疑,前途的觀望,包括李億勳等紅毛港的子弟,對於故鄉的水文自然景觀、常民聚落建築文化,三百多年的社會歷史風貌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驕傲,在遷村未定案之前,至少他們要讓在紅毛港的住民們生活得更好,更要讓得天獨厚的文化完整的保留與記錄。遷不遷村,他們心中都有腹案,絕對不再慌亂中迷航。


文化篇-海洋文化在呼喚  用雕刻紀錄紅毛港-洪信治

文/曾麗書

雕刻上路

 移居紅毛港三代的洪信治,是紅毛港文化協會推動社區工作重要的舵手,目前擔任協會的常務理事。一年多前的颱風過境,海邊留下許多飄流木,他覺得這些珍貴的高山木材,丟棄很可惜,靈機一動便收集起這些從高山隨溪水流下來的浮木,也展開了他的雕刻之路。

 三代都是捕魚起家,洪信治做了十幾年的捕魚郎,也當過十來年的污泥船船長,在七○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他就跑遍全台灣所有港口,不過他卻從不曾離開過台灣,三十年與海為伍的日子,讓他對海洋有很深的體認,但他心中最愛的還是他的故鄉-紅毛港,因此在雕刻的素材上,也多以紅毛港為主題,海豚、旗魚、烏魚等,過去漁民常捕獲的魚類,以及過去當地手工漁具,都是他的創作內容。

刻出記憶的模樣

 說起他雕刻的心得,沒有拜師學藝,完全靠自修的洪信治感性的表示:「起初摸索雕刻,的確有些困難,我常常從相關書籍學習基礎技能,不斷的練習後,才依自己的構想一刀一刀的刻,有時候雕一件作品要一個月,也沒有所謂的學習時間表,憑著單純的想法,把我對於紅毛港的記憶雕刻出來。」

 洪信治不只雕刻,他也製作帆筏模型,他說:「現在會製作帆筏的人,都已經是八十好幾的老人了,以前只要兩個壯丁一個禮拜就可以造好一艘船,但到了我們這一代就完全不會造船,我只能憑著小時候看父親造船的記憶,一點一滴的摹擬,因為如果再不製作模型,恐怕這一項傳統工藝後代子孫是看不見了!」洪先生的船筏,材質簡單,造型樸拙,深獲許多人的喜愛,更邀約他製作模型,紅毛港文化協會未來的造鄉計劃中,也希望能透過他的作品發展出紅毛港特有的紀念品,讓紅毛港傳統工藝得以延續下去。







-1-1-1-11 3 5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