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KH Style高雄款
2016/03/07 No.03 大港開唱音樂夢
大港開唱音樂夢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6/03/web01.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6/03/web02.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6/03/web03.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6/03/web04.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6/03/web05.gif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6/03/web06.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6/03/web07.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6/03/web08.jpg

市長的話_大Banner
 

 

光明街的市場,攤販減少後已不復當年盛況。(周書正·攝影)  他們告訴我,他們這些在高雄長大的澎湖小孩們從小就有雙聲道的本領,能夠輕易的在澎湖腔跟高雄腔中切換自如。光明街的澎湖市場是他們長大的地方,但他們也見證了隨著商業重心轉移、澎湖籍居民逐漸外移之後,澎湖市場的沒落。

  「以前這裡好熱鬧的喔!整條路都擺滿了攤子,早上出門連走路的空間都沒有。」葉伯伯比手畫腳的說著。而陳伯伯大多時候在旁邊安靜的聽著,偶爾補足一些葉伯伯遺漏的細節。

  葉伯伯說,父親過世後、他剛搬進社仔內的時候,就是靠著文聖殿的照顧才逐漸融入社區的。當時的文聖殿的頭家(thâu-ke)會找他們這些年輕人在廟裡做陣頭,學習傳統的宗教儀式。在那個困苦的年代,開雜貨店的頭家也會讓他們在店裡賒些零食雜貨。「頭家是我很欽佩的人啊!」葉伯伯眼睛稍稍瞇了起來,像是腦海裡跑過了許多與頭家的回憶。對這些在社仔長大的孩子來說,文聖殿不只是信仰的中心,更是保護他們長大、教養他們的地方。

受訪者陳伯伯家門口,他不斷叮嚀我要拍他從澎湖帶回來的河豚燈。(周書正·攝影)  在與兩位伯伯的對話中,我可以感覺得出來他們對「澎湖社仔」的消散是不捨的。「萬物都有消長。」在訪問的最後他們這樣對我說,像是達成了什麼共識或結論。是啊,萬物都有消長,但只要文聖殿跟他們的故事還在,澎湖社仔就永遠不會消失。

  有機會的話,請來榮復里光明街一帶的澎湖社仔鑽鑽巷子吧。看看這裡的澎湖子弟是如何在近百年的時光裡在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也看看藏在「澎湖社仔」這個名字背後,一段深刻、真實的高雄歷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