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城市故事集─湖內 傳統純樸中的人文與堅持

 

大湖社區發展協會蘇福龍執行長編纂《大湖文史志》,為大湖留下文史紀錄。(圖∕李昀諭 攝)  清代的大湖是進出台南的首站休憩據點,曾經繁榮輝煌的歷史,馬車來來往往、客棧林立,至今留存十分豐富的廟宇文化與耆老故事,為了保存這些珍貴的文史,也希望更能向他人介紹大湖的文化,蘇福龍因而費時兩年半編纂《大湖文史志》,也編輯撰寫每三個月發行一次的大湖社區報,為大湖留下紀錄。

  社區事務千頭萬緒,執行過程也時遇困境,蘇福龍堅持下去的原因僅是因為:「看到被服務的人成長、看到志工的成長、也看到自己的成長。」專注奉獻心力予所愛的土地,也與大家一同成長,是在地居民的美好與驕傲。

  炒土豆的素玉阿嬤 一輩子專心做一件事

素玉阿嬤的炒土豆香又脆,聞名鄉里。(圖∕高志宏 攝)  玉湖窯陶藝家王明發推薦的「阿嬤的手炒土豆」,就隱身於湖內民族街巷弄裡的一間透天厝,炒土豆的阮素玉阿嬤已85高齡,仍精神奕奕的翻炒土豆、劈柴入灶。透天厝旁是阿嬤以前居住多年的古厝,大門兩旁皆種了樹齡三十年的桂花樹,鄰居訪客常誇讚:「桂(過)來香,桂(過)去也香」。

  除了桂花香,每日飄散而出的土豆香更吸引人,素玉阿嬤自幼便向母親習得一手炒土豆的好手藝。以往家中有花生田,鄰近農人也會將收成的土豆帶來請她幫忙炒,炒出有口皆碑的美味,在鄰居的建議下,無心插柳的開始賣起手炒土豆。

素玉阿嬤炒土豆首重火侯的掌控。(圖∕高志宏 攝)  雖然素玉阿嬤不汲汲營營於生意,但「事事項項」皆用心堅持,土豆原料從種植地開始嚴選,再一顆顆細挑、清洗、風乾,用龍眼木、樟木、或荔枝木燃起恰到好處的火侯,於大鍋中放入比例完美的海鹽,再與土豆一同拌炒良久,讓柴火香氣與帶有甘甜的海鹽鹹度均勻染上,阿嬤眼神專注的盯著翻炒狀態避免過焦,熱騰騰的土豆起鍋後,還得先盛在竹簍放涼,湊近傾聽,土豆遇冷會發出如同輕捻玻璃紙般的清脆窸窣聲,彷彿是土豆在說話,冷卻之後的土豆會變得脆脆的,阿嬤再與媳婦、女兒一顆顆裝填入瓶,仔細檢查品質,阿嬤說:「不這樣一顆顆看過,不放心。」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