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3/02 穿越南島記憶
穿越南島記憶
舞出表演以外的族群使命 薪傳文化 高雄市原住民祖韻樂舞團

來自荒野的草根 傳奇原舞者

文/王妃靚‧照片提供/串門文化

 

 他們是一群遠離部落許久的年輕人,成軍十二年,是國內第一個受邀赴紐約台北劇場演出的原住民團隊與舞蹈團體,從田野考察到肢體編排演出,這群年輕人舞出的生命力不是從大城市誕生,而是經過族群認知與思考後的演出,就像是原始山野的廣大草原,在民族風潮下,掀起一波波表演創作與文化詮釋的巨浪。
「原舞者」於柴山演出「春酒與音樂的饗宴」

在邊陲成長

 一群青年,從部落走進都市叢林中,和許多族人一樣,成為城市角落中不知名的一份子,身邊大多數的人不會以「平地人」或「漢人」互稱,他們卻必須時時刻刻被冠上「原住民」的身分認證,這難道只能是「弱勢」
 「原舞者」的創團成員因為有了不同的想法,而開始一場艱辛卻豐收的文化革命,歌舞對於原住民來說,本就是神聖祭儀的一部分,每一個動作都是與天地宇宙萬物神靈的祝告或溝通,這樣的文化意義,是原舞者堅持透過田野調查與實地學習,以傳承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徵。

 從高雄開始出發的「原舞者」,由來自台東阿美族的懷劭.法努司擔任了第一任團長,召集了幾位年輕人組成舞團,懷劭.法努司雖然自小在部落成長,但因為信仰關係而從未參與過傳統的祭儀,自職業軍人退伍之後從事業務工作,直到1990年與幾位有相同理想的原住民青年接觸,進而組成「原舞者」,從此才驚覺:「唯有回到自己的傳統文化中,才真正深切體認到自己身為原住民的意義」。

 1991年,歷經辛苦蟄伏後的原舞者,以兼具本土性與野性美的生命力,感召了高雄地區藝文界,更在高雄地區藝文作家、記者的贊助下開始第一次巡迴演出。至此,原舞者的革命才真正要開始。

自我省思與認同

 自第一次演出備受矚目後,緊接著在短短一年內,製作「懷念年祭」卑南傳統歌舞暨卑南民歌作家陸森寶作品集,同年獲選為第十五屆吳三連獎,並獲選為「扶持國際表演藝術團隊」,精湛的表演與深度內涵,被讚為「竄起最快,最受大眾矚目,最能符合人文尋根風潮,最能表達台灣的原始藝術群象的藝術團隊」。

 這是一群非專業舞者,為什麼能成功地將原住民文化搬上舞台贏得掌聲?因為他們首先為自己進行了一場「自我價值革命」,那就是回到部落、了解自己的文化,肯定「原住民」的身分認證。

 比起整體塑造、組織運作與永續經營,在自我價值發覺與認同的部分,這群年輕人必須付出更多的學習與反省。他們首先透過學者專家依個別族群不同的文化背景,依祭儀典禮發生時間地點的不同,擬定個別的田野採集計畫,再由團員實際參與瞭解觀察部落的祭儀;並且以文字、錄音、錄影記錄祭儀中所呈現的各族群歌舞文化,整理為學習教材。最後延請族中長者實際教導,並將學習成果推廣演出。

出國不是紀錄是機會

 1993年,「原舞者」受邀至美國紐約台北劇場演出,紐約時報藝術舞評給予他們莫大的肯定:「來自台灣、活力充沛的祭典歌舞....這個團體具權威性、單純質樸、散發人性光輝的演出使得汽車喇叭聲、談話聲、和飛機掠過的繁榮城市天空都黯然引退了。總體而論,令人著迷的原舞者,其歌舞的權威性與洗練使其成為少數能克服舞者周遭分神喧擾、街道雜吵的團體...」直至現在,得獎與受邀至國外表演無數的原舞者,對於所有的掌聲除表示感謝,卻不認為這些是輝煌的紀錄。對他們來說,這是發揚自己族群文化的寶貴機會。

表演之外的使命

 榮耀與光環,由主流社會冠上的美麗頭銜,並沒有使得原舞者忘記創團的理由和心情,這樣寶貴的學習經驗,經過十二年的沉澱,漸漸地、他們希望能傳承給新生代與大眾,所有跨族群學習的過程都被記錄下來,作為日後原住民歌舞學習的重要參考,從一場場的研討會、示範巡迴演出、研習營、培育計畫,有計劃性的將已採集整理的資料,設計專門教學的課程,向下紮根到國小學童與大專院校的原住民學生及山服社學生。

 整個都市就像是座華麗的舞台,上演著「大卡司大製作」的表演節目,然而「原舞者」卻以強大的荒野生命力,掩蓋城市過多的喧囂擾攘,也許因為懷抱著一份珍惜的心情,原舞者的舞步越來越踏實,也為自己開創一個無形的世界舞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