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5/07 2005.07 NO.3 高雄綠色心臟
2005.07 NO.3 高雄綠色心臟
哈燒專題 高雄綠色心臟




生態綠廊篇【貳】 參與,讓我門愛上自然

文/葛蔓

 

走進大自然,呼吸新鮮的空氣,除了可以讓人心曠神怡,更常帶來的往往是生命的重新領悟與洗禮,讓人學會如何珍惜生命,學會用各種方法找到生命的出口,這或許可以說明為什麼有越來越多都市人,正嘗試走進大自然,向大自然學習。
走在高雄許多大型自然公園裡,你常可以發現許多環保、生態志工,熱情的解說,專注的觀察,他們每一份心力的奉獻,看來辛苦,換來的卻是最燦爛的笑容,和生命深層的感動。
他們和自然的相遇,每一則都是動人的故事,串連起來,也幾乎是近幾年來在高雄城市內,匯聚公私力量發起,一場默默卻不斷累積蓄發的城市生態運動。
 
高雄公園故事 1  垃圾山變綠肺 - 高雄都會公園
高雄都會公園■□  走進大自然
  「漫步在森林步道,你很難想像,這裡在民國88年前還是一片堆積垃圾高達40公尺的垃圾山,當時西青埔仍未封地,公園仍可以聞到陣陣的惡臭味。」當了10年的生態志工王春智指出。目前開放的都會公園達35公頃,而原為垃圾掩埋場的第二期工程,則將於99年開放。

  王春智會當生態解說員,是因為太太李如珍是學藥學的,很喜歡研究藥用植物,王春智跟著太太開始認識植物,再進一步認識各種昆蟲動物,民國85年時,他加入野鳥協會,87年也和太太一起加入都會公園做志工,現在他太太還是都會公園的工作人員。

■□  森林式公園
  從志工成為公園工作人員的李如珍,看待都會公園,就好像看待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非常清楚公園的一草一木。「常常很多民眾會問我,為什麼公園不整理、雜草叢生,其實都會公園是希望打造一個森林式公園,提供一個自然環境,讓動植物進駐,像水池旁興建就以軟泥舖陳,完全不用硬綁綁的水泥舖地。」李如珍打趣的指出。
 
■□  泉湧不絕的生命力
  「這裡,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驚喜!像現在就是冬候鳥遷移的時間,你可以看到至少80幾隻的燕行鳥。另外,每年4至5月,還會看到大批的鳳斑蛾在園中飛翔,通常鳳斑蛾的幼蟲會在春秋之季吃光所有的茄冬葉子,春季會演變成美麗的成蟲,你可以看到數千隻的飛蛾在綠地自在飛舞,非常壯觀。」導覽員王春智以專業性的口吻指出。

■□  向大自然學習
  與大自然陪伴的歲月,受益的不只是夫婦倆,王春智夫婦帶著成長中的孩子們向自然學習的「自然課」,通過認識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更讓孩子更懂得尊重別人的生存環境,並且了解生命的可貴。

高雄公園故事 2  民間認養 讓水雉返鄉 - 左營洲仔濕地
洲仔濕地再現凌波仙子-水雉的美麗身影。攝影/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公民參與 認養濕地 
  假日早上當你還在慵懶的睡覺,有另外一群人,卻正努力為這塊土地奮鬥!

  中華民國濕地保護聯盟高雄分會及其他保育團體的志工們就發揮世界公民的精神主動向高雄市政府發起「認養左營洲仔濕地」活動,以「水雉返鄉」與「公園革命」的訴求,爭取設立「濕地公園」。

■□  城市的帶狀濕地公園
  終於在民國92年5月1日正式由濕地保護聯盟高雄分會認養,而市府也開始積極推動濕地保育工作,規劃高雄溼地廊道,而濕盟也希望以「左公人工濕地」作為城市濕地的實驗場,陸續認養更多的濕地。

  事實上濕地對於城市有很大的防洪功能,4年前711水災本和里滯洪池還曾淹到一層樓高,後來,前市長謝長廷特別以1億6千萬興建這座全國首座都市型滯洪生態公園,期望讓居民免於淹水之苦。

■□  5年計畫 帶領民眾守護洲仔
  雖然濕地公園的構想已經獲得市政府的認同,但對於濕盟而言,保育的工作才正要開始呢!「保育團體在生態保護上是扮演『承先』的角色,然而保育是長期的工作,保護洲仔濕地上的生態,需要居民們的投入,因此濕盟希望駐留在此5年,培育更多居民投入保育的工作!」濕地保護聯盟高雄分會分會長蘇耀庭表示。

■□  愛土計畫 爭取在地認同
  「剛開始爭取這塊土地,也許地方並不是那麼認同,但我們希望爭取5年時間讓居民了解,設計各種多元活動吸引學童、年輕朋友參加,訓練更多的導覽解說員,讓他們與數以千計的青蛙、蛇、龜、鯽魚、泥鰍、鱔魚、候鳥、植物為伍,並且進一步守護這塊野生動植物種源庫。」蘇耀庭充滿信心的說明,因為他相信濕盟的愛土計畫,在眾多人的努力之下,必將能一點一滴累積影響的力量。
 
高雄公園故事 3  高雄寶山 - 柴山自然公園
柴山獼猴。■□  獨一無二 高雄寶山
  「柴山真的是高雄市獨一無二的寶山,台灣任何城市,都沒有像柴山這樣,位於城市旁,不但保留原始且豐富的熱帶珊瑚礁森林,還有滿山的台灣獼猴!」已有生態志工14年經驗的林忠安指出柴山對於高雄市的重要性。

■□  高雄人的柴山主義
  由於過去一直被規劃為軍事重地,卻也保留了柴山原始風貌,如今在很多保育團體的努力之下,你常常會看到許多志工背著水,上山為山友準備一杯杯熱騰騰的茶水,甚至有人背著大垃圾袋撿垃圾,更有人做生態解說,並且為柴山上的動植物做調查,還出版圖鑑,形成台灣特有的「柴山主義」。

■□  柴山 是生活的一部份
  對於很多市民來說,柴山已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了!修行內觀多年的洪浚田夫妻幾乎天天上柴山,現在開始把解說導覽當成志業的林忠安則深信只要不斷的解說,會讓更多人了解維護柴山的重要性,他深信人們可以透過解說了解大自然,因為了解而心生感激,因為感激而激起對大自然的保護意識。

■□  生態保育 從自己開始
  「當了柴山志工,幾乎顛覆我的價值觀。以前我不懂為什麼那些保育人士常用激烈的方式捍衛台灣,一直到我加入柴山自然促進公園,我才真正看到台灣的美麗,但卻被人類加速破壞,令人很憂心!」壽山國小老師傅志男以平靜的口吻道出他11年志工的感觸。「但我常和年輕的孩子說,生態保育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而不是只有政府的工作,不要抱怨別人為什麼不去做,只要你站出來,盡自己一份力量,社會才會跟著改變」。

高雄公園故事 4  左楠後花園,再現生機 - 半屏山自然公園
半屏山上的藍色小精靈黑枕藍鶲。攝影/鄧柑謀■□  延續柴山主義 守護半屏山
 
  歷經40年砂石採礦的破壞,半屏山自民國86年市府停止採礦,並規劃為「自然公園」,開始復育工作,那時候半屏山才開始與居民有了較多的互動,目前任職於左營高中輔導主任的鄧柑謀也是在那時開始他的「半屏山生態日記」。現在的半屏山更是延續「柴山主義」的精神,成立了山友社,不定期的舉行淨山活動,並且背茶水上山,免費給爬山的居民飲用。

■□  爬山 寫生態日記
  「我一直覺得半屏山是左楠居民的後花園!」已經觀察半屏山生態7年的鄧柑謀老師充滿感性的表達出他對半屏山的感情。

  「我其實只是喜歡在假日時往自然鑽,會到半屏山爬山,是因為離家很近,當時半屏山剛停止採礦,我就這樣沒事拿著相機上山,看到任何有趣的物種或植物,我就隨性的拍照,順便為他們留下生態記錄。不過這些小東西真的很可愛,有一次我為了觀察斯文豪氏攀木蜥蜴正在下蛋的奇景,就不知不覺觀察了五個小時!」剛獲台灣國際科展首獎的鄧老師謙虛的指出。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半屏山的「原住民」,鄧老師與學校的師生為半屏山出版了「半屏山自然公園步道解說手冊」、「半屏山自然公園動物篇」、「半屏山自然公園植物篇」以及「半屏山軟體動物化石圖鑑」四本書,2年前市議員張清泉也與「高雄市自然觀察學會」製作「半屏山.過五關」作為國小學童的鄉土教材。

■□  偉大的教科書-大自然
  徐志摩就曾說「大自然是偉大的教科書」,的確,對於現今的人們來說,大自然是讓人們學習如何尊重自己與別人的生命最好的老師,這點也是鄧老師多年來當生態志工最大的心得。

  他指出「我是學心理諮商的,學習觀察自然界其實對於我的輔導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我帶學生上山,不但教導他們認識這裡的動植物,也讓他們了解人與自然界的密切關係,這是一個很好的生命教育!」,「當你看到學生們在了解這些動物為了繁衍後代所付出的辛苦代價,那雙感動的眼神時,你其實就知道,孩子已經了解到生命的珍貴!」。






1 2 3 4 5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