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主題企劃─高雄建築三百年


 

清領時期古建築宛如一部活歷史

旗津天后宮大體上仍保存古貌。(圖/鮑忠暉攝)從這兩座世運場館「降落」在高雄往前推,高雄市立美術館發行的「高雄建築三百年」書中,文化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李乾朗指出,從打狗三百多年的歷史發展,可以發現高雄從一個小漁村,轉變為農業村落,再一躍為邑治,有重要政治地位,歷經清領末期的開放通商,再成為貿易港口與海防重鎮,近代則成為台灣的大商港。這樣豐富多變的歷史背景,使得打狗的古代文化資產也非常多樣,除了代表台灣移民社會的古宅第、家祠及寺廟外,尚有官方防內亂所建的城池與防外患所建的(碼交)台。另外又有外人所建的洋行、領事館及教堂等,這些古建築事實上有如一部活的歷史。

楠梓楊家古厝肇建於清光緒(1882)年間,磚造為清制官邸式建築,屋頂燕尾型,一般民房不得擅自僭越。(圖/張忠義攝)李乾朗指出,高雄清領時期的古建築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開拓與教化性的古建築

包括民宅與寺廟,舊市區裡還存留著少數清領時期大戶人家的祖宅或科舉望族的宅第。其中,楠梓楊家古厝肇建於清光緒(1882)年間,磚造為清制官邸式建築,屋頂燕尾型,一般民房不得擅自僭越。寺廟則以鼓山山麓的佛寺與旗後的道教或民間信仰廟宇為最古,如元亨寺、龍泉禪寺及旗後天后宮等,香火鼎盛。但只有旗後天后宮大體上仍保存古貌。

市府民國63年,在蓮池潭畔新建的高雄孔廟。(圖/鮑忠暉攝)教化建築方面,創建於清領時期的孔廟,很可惜日治時期缺乏維修,最後只剩下一座崇聖祠,而且原有九開間,現亦只剩下中央三間的享堂。在建築特色方面,崇聖祠的尾架使用簡樸大方的三通五瓜式,柱礎尚有較古老的珠形,這些特色都是清康熙年間的風格,彌足珍惜。崇聖祠雖然只是原有孔廟的一部分,但它的存在說明了中國文化到達台灣的影響力,是台灣史上僅次於台南孔廟的「文廟」。







1 2 3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