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3/02 穿越南島記憶
穿越南島記憶
豐年祭 創造現代慶典的神話 特殊意義加特色 看頭十足

文/王妃靚‧照片提供/串門文化

 許多古老的儀式慶典都具有地區性及精神上的起源,當然原住民族和其他族群一樣,擁有許多傳統的慶典活動,其中包括了節慶、宗教儀式、豐年祭等,與民族的日常生活及宗教信仰都有密切關係,也因此,這些慶典活動常常被視為認識該民族文化與歷史背景的重要媒介。

原住民傳統祭儀

 綜觀台灣原住民各族的祭儀,可分為定期的歲時祭與臨時祭兩種。其中歲時祭又多以「農事祭」為主,目的在於祈求與酬謝豐收,同時祈求種族繁榮;其次則還有「祖靈祭」,目的也是在於求豐收與子孫繁盛;而祈求狩獵豐收與獵人安全的「狩獵祭」,大致在豐收之後才舉行,因為此時才有閒暇時間可狩獵,並在祭儀前後集體狩獵,也有一些族群在集體捕魚之前祭祀河神,而舉行「河川祭」;另外如賽夏族「矮靈祭」則是因特殊歷史背景,而舉行祭祀某種特殊神靈的獨特祭儀。

豐年祭的特殊意義

 目前較常聽聞「豐年祭」,各族舉辦的時間與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有共通的文化特質,除了類似於漢人的「新年」節慶,目的皆為「慶祝、酬謝、祈求」豐收之外,更有著特殊的社會倫理背景,從豐年祭裡的固定元素得以窺見。

 「歌舞、競賽、成年禮、集體狩獵」為豐年祭不可缺少的活動。必須「團體表演」的歌舞,為一種與祖靈溝通的肢體語言,也因為其神聖的象徵,所以在平常時候是不能表演的;而小型的競賽及成年禮,皆代表著確立新的年齡階層成員的重要儀式;儀式最後的集體狩獵除了可做為前一個階段的成果展現,同時也代表著另一種豐收的祈願。

節慶與文化行銷

 因此,豐年祭不僅是原住民族的重要慶典祭儀,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集會場合。在強調「文化產業」結合「觀光行銷」的時代,講究特殊美感經驗的空間氛圍、以及具有迷人特質的「感性消費」(如藝術節、電影節),都使得「節慶」成為新一代的觀光焦點,然而觀光者所在意、甚至印象深刻願意再次接觸的,是被包裝的內涵,而不是被包裝後的樣貌。包裝華麗的文化節慶也許可以打響第一炮,卻也常常失去了發展的後續力,也因此呈現特殊的文化特質與美感,就成為成功節慶觀光的重要觀點。

有特色才能永續發展

 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原住民文化,正是我們重要的文化瑰寶,然而除了各種慶典皆具備的表演節目、美食饗宴等,應可自其中獨特的文化元素發展出更具格局與視野的節慶活動,以高雄市今年四月份舉行的「南島兒童文化祭」為例,即以原住民族特有的「神話故事」為主角,進而介紹相關的圖騰、藝術視野的節慶活動。

創造現代慶典

 研究觀光與文化的專家學者認為,文化產業的三大核心要素為「美感、故事、與價值」,在發掘那一份感動他人的價值與特色的同時,也是深入了解自己的絕佳機會,文化的保存與傳承必須經歷這樣的過程、與功能轉換。原始的慶典祭儀自然有值得被保存的價值和意義,尤其相對於漢人文化,原住民文化擁有特殊美感與故事性,然而如何經由自我與大眾的認同,並結合現代產業經濟發展,更是「現代慶典」重要的社會功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