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3/02 穿越南島記憶
穿越南島記憶
傳統手工藝 蘊藏神秘美感 雕刻 編織 衣著裝飾篇

文/原鄉人‧攝影/蔡宗昇

 由於島嶼文化中,傾向接納多元飲食與藝術,因此在傳統文化發展為經濟產業的過程中,多以分別代表「生活文化」與「精神文化」的飲食與手工藝表現出色,也較容易在附加創新手法之外保留原貌。

雕刻與編織藝術

 原始藝術少有純粹經由美感認知而創作的,大部分的紋飾更具有宗教咒術的意義,也因為憑直覺感受而無情感掩飾,接近自然與真實,呈現出具強烈「力量」的美感。

 除了編織技藝,雕刻的藝術才能獨見於排灣、魯凱與雅美族,服飾更是各族相異,其中織繡與綴珠更普見於東南亞各族。在台灣各族中,尤其泰雅族仍使用傳統水平織布機,以簡單的機械,運用紅、黑、藍有色棉線與麻線交織出不同形狀紋路的「夾織」方法,創造出複雜精緻的花式。
其中又以平埔族的織布技術最為見長,不僅顏色較為豐富,精緻的技法更編織出幾近「錦織羅緞」的作品。

衣著裝飾藝術

 在排灣、卑南、布農、曹族與平埔族的衣飾上可以看見刺繡的裝飾,其中排灣族多十字繡,魯凱族則是在直線繡和鍊形繡外,又以十字繡在黑布上交織出菱形與波紋的緞面繡。另外排灣族也常將布塊剪成花紋貼縫在衣服上,稱為「貼飾」。

 泰雅與排灣族中也常以貝類仔細琢磨成珠,作為「綴珠」裝飾,更有完全以綴珠製作的「珠衣」或「珠裙」,由於手工精細而更顯貴重。

身體裝飾藝術

 主要裝飾的材料為貝片或貝珠,排灣族則以琉璃珠為最貴重者,其次為象徵狩獵豐收與英勇的獸牙皮毛,另外則還有銀銅製的裝飾品。排灣族則特別有裝檳榔用的編織小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