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10/02 祕境高雄 / 達人帶路走看柴山
祕境高雄 / 達人帶路走看柴山
古月今城─高雄人民當頭家 ─高市選舉75年─

 

高雄人民當頭家

                     ─高市選舉75年─

文/王御風

1994年高雄市第一屆市長宣誓就職典禮。(圖/高雄市政府新聞處提供)     今年年底,高雄市即將進行高雄縣市合併後的市長及市議員選舉,這將是大高雄合併後的「第一次」選舉,實際上,從1935年台灣開始舉行選舉以來,高雄市已經歷經許多的「第一次」。包括:日治時期的第一次選舉、戰後第一次選舉(市參議員)、戰後第一次選舉市長、1979年升格後第一次選舉、直轄市第一次市長選舉,直到今年底的第一次合併後大高雄的選舉。在這許多「第一次」的交織下,高雄市的民主腳步已走了75年,也越走越穩健,藉此機會,我們就來回顧一下許多高雄市選舉的「第一次」。

跨出選舉的第一步

     台灣的第一次選舉,是在1935年(昭和10年)舉行的議員選舉,當時高雄市所選的是「高雄市會議員」,也就是今天的高雄市議員,在此之前,高雄市有「協議會」,但所有議員均為官派,因此「協議會議員」雖然是高雄市最早的議員,但貨真價實,用選票選出來的,高雄市會議員才是第一。

圖為日治時代居住在高雄的日本家庭,男主人擁有票選高雄市會議員的權力。(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這次選舉,主要是日本政府呼應台灣民眾積極爭取,希望能像日本本島,選出代表自己的議員。但在日籍仍為台灣少數族群情形下,執政者不可能由全體民眾選舉,其羅列出許多條件,限制擁有選舉權者,條例中規定需「年滿25歲以上之男子,營獨立生計,居住該市、街、庄達6個月,並納市、街、庄稅5圓以上者,有市會議員或街庄協議員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如此一來,首先女性即沒有投票權。至於「營獨立生計」、「納稅5圓以上」,則讓習慣大家庭、收入也不高的台灣人失去選舉權,因此日人雖少,但多半擁有選舉權,比起多半沒有選舉權的台灣人,反而擁有更多優勢。

     而且在新的縣市議會中,只允許半數民選,讓官方仍掌有半數官派議員,只要在民選中贏得一席,就可過半繼續掌握議會。在重重限制下,執政者依舊可掌握議會,雖仍稱不上是民主的議會,但總是開啟了台灣首次的地方選舉,在民主路上向前跨出一大步。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