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11/10 國家級自然景觀 月世界 點亮城市觀光
國家級自然景觀 月世界 點亮城市觀光
城市風情─探訪左營鳳山雙城‧踏尋百年古「跡」



 

建廟超過200年以上的鳳山文衡殿,是當時古道上重要的廟宇。(圖/蔡明余攝)●  鳳山文衡殿→鳳山曹公圳→新城東便門

     在灣子內充分休息後,旅人經由大順路,連接九如路往鳳山方向,緩緩邁向鳳山新城。通往鳳山建國路,連接曾是一小段古道的文衡路,鄰近的文殿街旁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文衡殿」,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座超過200年以上的道教聖殿,主要供奉關聖帝君,是當地的信仰中心。

經整治後的曹公圳,恢復舊時生機。(圖/熊宏輝攝)     穿過往鳳山中正路的鳳山平交道後,會發現車輛繁忙來往的喧鬧中,有著一條安靜的護城河,是清代就存在的「曹公圳」。曹公圳不單是護城河,更是灌溉高雄平原的重要水利工程,分佈範圍廣達今日的鳳山、大寮、林園等地。清代道光年間的鳳山知縣曹謹為了解決鳳山城的乾旱危機,從現在大樹區的九曲堂引來高屏溪(下淡水溪)水,開鑿水圳,可說是當時最浩大的水利工程。順利解決乾旱的危機後,當地居民為了感念曹知縣,特別在今曹公路設立「曹公祠」祭拜,西元1992年重新整修後,改稱「曹公廟」。當旅人看見了曹公圳與曹公廟時就知道,這段古道旅程即將抵達終點。

鳳山新城目前僅剩的東便門城門。(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雙城古道上的行旅,會由東便門入城,同時也是目前鳳山新城僅剩的一座城門,城門位於巷弄內,與打鐵街(亦即現今三民路44巷)相接,窄小的巷弄,兩旁店家林立,不難想像當時古道上商家此起彼落熱鬧的叫賣聲與人潮。穿越東便門,外牆的左側有座土地公廟,叫做「東福祠」,因位於橋旁,因此供奉者稱為「橋頭土地公」。廟裡有一對橋公和橋嬤,老一輩的人都說,只要有小孩不小心掉進溪裡,就剛好會有人把孩子平安救起,在地居民都相信是土地公顯神跡,保護整個東福祠旁的居民,橋公橋嬤救人的神話就此流傳。

     鳳山過去一直是原高雄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心,隨著大高雄的縣市合併,過去曾緊緊聯繫左營舊城、鳳山新城間的古道更為人重視,現在就讓我們共同努力守護,讓這條古道在現代的都市建築叢林中能再現風華,重拾昔日風采。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