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4/02 在海洋,與世界對話
在海洋,與世界對話
高雄視窗 城市藏鏡人 道路的整容者─鋪路員
高雄號外 在海洋,與世界對話─高雄港開港140週年

撰文/王御風 攝影/李青亮

高雄視窗
KAOHSIUNGWINDOW
焦點Record
翻翻高雄號外,看看都市人,聽聽新動態,
全國翻新你對這個城市的看法。

 

  1864年5月5日,打狗海關設立,正式開港,開啟了打狗進入國際貿易的窗口,也促進都市化的形成,同時創造多項重要歷史,如自由貿易開放,西方宗教醫療傳入台灣,「雄鎮北門」及「威鎮天南」砲台設立鞏固國防地位等,而至今,擁有世界第六大貨櫃港的高雄市,將以「海洋」作為航向全世界的新起點。

  時值高雄港開港140週年,市府將於五月份舉辦大型系列活動,因此本期將首先帶領你進行一趟高雄港的歷史巡禮,認識高雄港開港的歷史與海洋文化之於高雄的重要意義。

 打狗海關的成立
  140年前的打狗開港,對高雄市發展相當重要。台灣各大城市的發展史中,以高雄市崛起時間最晚,卻能夠後來居上,成為南台灣的首府,其關鍵就在於高雄港。

  1858年的英法聯軍之役,清廷戰敗,大清帝國心不甘情不願加開貿易口岸,其中盛產糖的台灣南部,也被列入名單。1863年,清廷同意台南(舊稱府城)、高雄(舊稱打狗)開港,1864年,打狗海關正式成立,至今轉眼已過140年。

 打狗港的自然優勢
  開港初期,台南府城比起打狗小漁村,繁華許多,因此府城為正、高雄為副。但府城海口淤塞,不利船隻停泊,遂使得高雄港更受到列強的青睞。1864年,打狗海關及英國駐打狗領事館設立,1867年,現在仍矗立在西子灣山上的英國領事館興建完畢,1869年,哨船頭打鼓山西麓的海關官舍也落成,高雄港逐漸成為南部最大港,也將高雄港的發展,由旗津擴及哨船頭、苓雅寮。

 開港打開世界之窗
  隨著高雄港的發展,港旁聚落漸漸繁榮,開港後更引進許多新事物,例如1865年,馬雅各醫生建立的旗後教會,帶來了新的宗教,也讓旗津成為高雄的新重心,更因為旗津的日漸飽和,外人將海關與領事館設在哨船頭,使得高雄港旁聚落日漸擴展。

  除了旗津、哨船頭外,苓雅寮更在開港後成為高雄港旁重要的聚落。南台灣最重要的出口產物就是糖,當時南台灣的糖分為「台灣府產區」及「打狗產區」,分別從台南及高雄出口,開港後,高雄港的地位凌駕台南港,打狗產區更形重要,而當時的糖業貿易商行,就以苓雅寮的「順和行」最為重要,「順和行」主人陳福謙業務甚至拓展至日本、英國,連外商也非其對手。其後出身「順和行」的陳中和同樣以苓雅寮為中心,成就高雄第一大家族,至今氣勢雄偉的陳中和舊宅仍位於苓雅寮,可看出當年苓雅寮全盛時期的風華。

 日治時代的大力建設
  高雄港在清末開港後,雖然有長足進步,但真能成為南部最大商港,其關鍵仍在日治時代的全力建設。高雄港天然條件雖佳,然而其港內有大石頭,並常淤塞,開港後許多外商希望能夠開浚。但對清廷而言,清末正逢許多列強覬覦台灣,因此開通高雄港的航運,不如加強防守來得重要。1874年,清廷分別在旗津、哨船頭興築砲台;1883年,則在旗後興建燈塔,這些仍留存在高雄港入口兩側的古蹟,象徵著當年「拼國防」的決心,但也讓高雄港的發展受到阻礙。

  1895年,日本政府領台後,開始正視此問題,1899年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巡視全島後,認為南部如無良港,南部的農產品僅能由北部基隆、淡水兩港輸出,不符經濟效益,於是派遣總督府技師川上浩二郎率領相關技術人員南下針對打狗港做了兩次港灣調查,確定打狗築港的必要性,於1908年正式開始築港工程。

  第二期工程進行同時,日本正發動對鄰近諸國戰爭,在南進政策指導下,有意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高雄港正是其中重要的運輸樞紐,於是以此為目標,立即展開第三期計畫,但在戰火中,此計畫一直無法實現。

  除了首期築港工程,1908年縱貫鐵路正式貫通,更加速高雄港的發展,縱貫鐵路的終點,就在高雄港,南台灣的各種物產,透過鐵路的運送,從高雄港運送到世界各地,讓高雄港成為南台灣的總吞吐口,造就了高雄市的快速發展。

 新紀元與新市區
  1908年前後,高雄港進入一個新紀元,大批湧入的企業以及工人,讓原來港區土地不敷使用,日本政府結合民間力量,將疏浚港區的泥沙填築車站、碼頭及市街用地等,配合1908年公布的「打狗市區計畫」,讓愛河(舊高雄川)以西的哨船頭、哈瑪星、鹽埕等區,成為一個結合海埔新生地及規劃的新市區,並成為當時最現代的市區。

  有了築港後的新高雄港,高雄市急速發展。由於南台灣為主要的糖、鳳梨熱帶農業產地,加上高雄市有水泥及製瓦業原料,因此高雄在日治時期陸續成立了罐頭工業、酒精工業、水泥工業、石灰工業、製瓦業、肥料工業、機械工業、修造船工業,加上二次大戰末期配合「南進政策」的軍需工業,高雄市成為台灣罕見的工業城市,這些日治時期留下的工廠,如水泥廠等,如今仍屹立在柴山畔,見證高雄市的繁華時光。

  在此情形下,高雄吸引了大批移民,除了殖民主的日本人,鄰近的澎湖、台南縣、屏東縣等地,都有大量前來高雄討生活的居民,也造就了高雄市最著名的「同鄉會」文化,高雄市更在1924年升格成市,成為南台灣最重要的城市。

 戰後的貨櫃轉運大港
  戰後的高雄港,配合台灣以對外為主的經濟發展而急速開發,並從1958年開始,展開了12年的擴建計畫,奠定日後良好的發展基礎,到了1963年,甚至因為發展迅速,出現港區土地不敷使用的盛況,從而開發新商港中島區,也可看出當年高雄港的盛況。

  當時的高雄港,主要是靠著散裝貨輪運送。台灣內地的貨物,必須藉著火車、牛車,或是卡車運送到港區,再由工人一一裝貨上船,運送出境,速度相當緩慢;為強化競爭力,從1969年11月開始,中國航運公司的第一艘貨櫃船「東方神駒號」到高雄港停泊作業,開啟了高雄港貨櫃作業的新紀元,也宣布高雄港新時代的來臨。

  位於中島區的第一貨櫃中心,在1970年完成,陸續有前鎮商港的第二貨櫃中心、小港商港區的第三貨櫃中心也落成啟用,設備也漸趨完備,貨櫃起重機、貨櫃車的使用,專用碼頭的租用,讓貨櫃作業速度大幅增加,貨櫃車來來往往,充斥在港區附近,不但形成了我們今日熟悉的繁榮景象,也打造了長榮、陽明的「海運王國」,更因為台灣貨櫃作業的熟練,讓許多國家的船隻在此換船轉運到其他國家,使高雄成為亞太的貨櫃轉運重鎮。

 新海洋時代來臨
  貨櫃轉運為高雄港帶來了新的顛峰,也帶來大批船員,靠近高雄港的七賢三路、五福四路,現今仍可見的酒吧、異國文化,處處可見當年的蹤影。但因為政府的「市港分離」政策,一般市民無法輕易的進入港區,許多市民甚至不知高雄市是個海港,這項遺憾,一直到近幾年新光路底22號碼頭、3號碼頭觀海台開放才打破,讓市民開始親近高雄港,展開高雄港與市民的新關係。在高雄港開港140年後,高雄港除了加強專業的轉運功能,更會加強與市民互動,將有許多碼頭成為觀光碼頭,讓高雄港融入市民生活,成為全新的「海洋首都」。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