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9/10 城市大躍進 動能高雄向前行
城市大躍進  動能高雄向前行
城市相對論─鄭文堂 ╳ 黃玉珊 城市與電影的對話

 
上映通路無虞  培育專業人才

《高雄畫刊》問(以下簡稱問):您覺得台灣電影產業發展,現階段最需要朝向哪方面進步?

鄭文堂導演的《眼淚》影片以高雄作為場景。(圖/鄭文堂提供)鄭文堂答(以下簡稱鄭):
台灣電影的量太少,還稱不上產業。產量之所以無法提升,不是因為類型侷限或觀影人數太少,我認為關鍵在「通路」。電影拍好了卻沒有戲院願意上映,即使有,廳數少及上映時間短,根本無法產生太多的觀影人次,常常有當電影口碑傳出去之後,觀眾卻找不到戲院看的現象。我希望政府能成立放映台灣電影的院線,且除非票房太慘澹,否則每部電影都應播放四周以上,這是最直接鼓勵導演的方式,只要好好拍,一定有院線可上。接下來,應該要穩定工作人員的報酬,一部電影的成功不只導演重要,專業人才也有關鍵性的影響,要能讓工作人員生計穩定,才能留住人才,讓電影產業有發展進步的空間。

黃玉珊答(以下簡稱黃):
我認為,第一是題材的多元化,台灣本身的市場較小,需要往外去拓展,但想要將台灣電影外銷,就不能侷限在過去小成本的電影,或某種類型,需要更多元的發展,電影類型要更多,兼顧藝術與商業,甚至是跨國合作等。但想要有更大的市場,再來就是各司其職的專業人才培訓,這非常重要,例如編劇、製片、行銷等,要有學習環境和發揮的空間。就像韓國,電影科系的數量僅次於美國,全方位去培育電影人才,不管是演員或技術人員;也有電影基金會和釜山影展,拍片的資源或環境十分健全,讓影視工業為韓國賺進不少外匯。

專業分工  充分詮釋在地文化

問:您在創作時,如何兼顧藝術與票房、本土與國際之間的平衡?

鄭:我認為電影是一種很重要的本土文化資材。全世界有那麼多國家在拍電影,好電影也不少,為何還要拍台灣電影?這是因為我們擁有自己的文化詮釋權,電影要保留最真實的土地情感、歷史記憶,這是別的國家電影工作者拍不出來的,我們扎扎實實地在這裡生活、感受著,如果沒有本土,什麼都沒有。這才是台灣電影之所以在國際上能發光發熱的原因,到了國際影展,台灣電影的特色才會出來。

黃玉珊導演2005年的《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作品,在國際影展頗受好評。(圖/黃玉珊提供)黃:台灣電影從八0年代到現在,都比較是影展的藝術創作路線,如果要兼顧、加強電影的商業性,我想在題材的規劃時,專業的企管行銷人才就必須一起投入,更能兼顧藝術和票房、本土與國際的平衡。例如我在2005年的《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就算是比較兼顧本土與國際的電影,外景幾乎是全台跑透透,在幾個國際影展也都頗受好評。但當時我比較著重在製作上,在發行和行銷宣傳上著墨不多,所以若能在規劃之初就有更多的市場分析,或是在媒體宣傳上有更多專業人才的投入,我想它的後勁會更強!




1 2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