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10/11 市政生力軍 大高雄 Ready go !
市政生力軍 大高雄 Ready go !
城市觀點─我們都是高雄人

 

原居於此的住民

小林夜祭在眾人的努力下得以繼續傳承。(圖/前高雄縣政府新聞處提供)     在16世紀,葡萄牙的水手從海上遠眺台灣,用「福爾摩沙」大嘆台灣島美麗的同時,在現今大高雄的區域中,有數群幾千年前即定居在此的族群,在高雄的平原與山區生活著。山區有桃源、那瑪夏兩區的南鄒族、布農族;茂林區的魯凱族;平埔族有兩個族群,一個是聚集在小林、六龜、甲仙的西拉雅族支系:希拉雅族,另一個族群是馬卡道族,生活在鳳山地區到高屏溪流域,逐漸遷居旗山、仁武、大樹等地。這些居住在高雄的原生族群,保留著各自的文化獨特性。雖然平埔族文化或融入漢人社會或消逝,但從古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有平埔媽,沒平埔公。」中的通婚概況可看到,這股原生住民的血統持續在我們身上流轉。

     高雄擁有許多原住民文化傳承的重要活動,例如布農族的打耳祭、茂林黑米祭、以及保留著平埔族夜祭傳統的小林村,但2009年的一場惡夜豪雨,帶走的是村民安穩的生活、家人以及重要的文化傳承系統,這項少數保留完整的平埔族文化幾乎面臨無人承傳的困境。但在地方人士、耆老與許多人的努力下,這項珍貴的文化資產終於能持續承傳給後代子孫。

     而在大高雄的城市空間中,也為原住民文化留下了保留、推動的場域。原住民主題公園位於高雄市前鎮區的翠亨北路上,這為推廣原住民文化進而達到族群交流目的所設置的公共空間。另外在桃源區、那瑪夏區都設有原住民文物館,保存了在地的原民文化,成為族人瞭解自己族群歷史脈絡,及文化變遷軌跡的指標。

飄洋渡海 開拓家園

瓢沿過海到高雄的傳統閩式建築。(圖/前高雄縣政府新聞處提供)     從大陸來的移民,是高雄主要的組成族群之一。從三百年前開始,從福建泉州、漳州的閩南人陸續落腳在高雄境內,多居住在比較靠海的平原地區。而較晚來到台灣的客家人,往美濃、杉林及六龜等靠山的地區發展。晚來到台灣的客家人與早來的閩南人過去經常發生競爭。如今,經過長期的苦樂與共,不論是閩南人、客家人還是原住民,大家都已不分彼此,共同努力,使高雄成為所有居民的美好家園。




1 2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