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漯底山有著惡地形,是南化泥岩層的延續,由地底噴出的泥漿在經年累月之下堆積出五座環立的小山頭,經過雨水沖蝕,表層土壤乾裂鬆動,植物不容易著生,光禿禿一片,宛如月世界的地形。這裡的泥岩惡地規模雖然不大,但對遊客而言,卻是近在咫尺,流連其間,不由得令人讚嘆大自然的不思議。
漯底山自然公園內景觀意象豐富,無論是風雨球場、景觀台、步道、涼亭、生態池、兒童遊憩場等設施都十分新穎,總能吸許多民眾攜家帶眷前來享受悠閒時光。而漯底山環山步道北側原本有一近百公尺跨距、深約35公尺的山溝,通過不易,經過區公所的爭取,一座結合當地自然景觀特色的階梯式天梯塑木吊橋也在今年元月完工啟用,成為岡山沿海地區第一座景觀吊橋。
從彌陀區台17線轉山頂路往西方向直行即可抵達漯底山。 |
神龍擺尾旗尾山 挑戰體力
對喜好登山的朋友而言,位於旗山海拔約318公尺的旗尾山看似不高,但陡峭的山形和驚險刺激的陵線,在山友之間卻大有口碑。從第三登山口登頂須挑戰900多個階梯,如果從第一登山口上,則須通過如同神龍擺尾的陵線,考驗登山者的體力與手腳的協調力,登頂後可遍覽旗山溪壯麗山河及美濃沃野平原阡陌交錯,是一座展望極佳的郊山。從旗尾山可延伸到美濃的靈山,形成「旗靈縱走」,甚至走到雙連山、月光山,絕對是體力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