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高雄市 客家文物館

文/朱 晨

靜溢傳揚客家文化之美

 同盟路上,大葉桃花心木翠綠的葉子迎風招展,時而,長著翅膀的種子隨風飄落下來,像隻竹蜻蜓似的在空中緩緩而降。位於同盟路上處於三民區二號公園的客家文物館,紅瓦白牆的三合院也在陽光下呼應都會的自然風情。客家人在高雄,就像大葉桃花心木一樣,守著季節的更迭,本份的結果實、併裂種子,以最優美的姿態繼續他們的衍生,綿綿不息。

 從民國八十四年起開始興建,高雄市客家文物館以發揚客家精神並傳承傳統文化前提下籌設,八十七年十一月完工落成啟用,八十八年謝長廷市長就任後,更加重視客家文化推廣,成立財團法人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大力推動客家文化事務,使高雄市客家文化邁向新的里程碑。

 佔地五百坪的客家文物館,落成啟用後,白牆紅瓦三合院客家傳統建築就相當引人注目,車行過同盟路便會被這座傳統客家三合院建築所吸引,再加上位處於三民區二號公園帶狀公園及腳踏車道,使得客家文物館已列為高雄市著名的文化觀光休閒景點。

主題館呈現客家農業生活的樣貌

 館內分成文物主題館、第一展覽室、第二展覽室、攝影展示室、簡報室及教學視聽室...等。文物主題館佔地約230坪,空間寬闊,設有「農耕傢俱、居家日常用品、民間禮俗」等應有盡有的客家文物,館內所展示的文物均由高雄褒忠義民廟管理委員會撥款購贈,包括古代農村使用的生產、運輸等工具、日常生活用品、婚嫁喜慶用具,尚有古建築材料以及客家古蹟照片等。

 細覽陳設的文物,可以感受客家人早期務農耕種的克勤克儉;蒸粄床、打索機及蓑衣,可見客家飲食生活的認真與務實,而從新婚眠床、新娘轎、籮格、衣櫃箱,更可感受客家人生活樸實整潔;大大小小的竹編細籃,更可看出客家人編織器物巧思與細緻,而各種挑擔榖(米)籮、畚箕一一呈現早期客家農業生活的樣貌。一件件文物細訴著歲月歷史的風霜,也傳遞著來自原鄉先民的胼手胝足的精神。

 客家人秉持著傳統勤儉致學的精神,寫下一篇篇動人的客家歷史。透過文物的瀏覽確實可以超越時空,緬懷先民,更可以藉由睹物思情激發出新的文化力量。文物館表示,他們也不吝提供愛好文史人士,以及各級學校鄉士教育教材,藉以薪火相傳。開館以來,經常有市民、學校及幼稚園幼童前往參觀,並吸引國內外社會團體,觀賞客家先民來台奮鬥歷程,體會客家傳統之美。

 佔地約50坪的攝影展示室,展示早期高雄最具歷史照片、客家建築、人文、民俗風情等照片。佔地約180坪大禮堂,內有視聽、音響、舞台等設備,可容納500~700人座位,客家鄉親平日便藉由此空間開會聯誼,參與相當踴躍。第二畫廊佔地面積約100 坪,展示油畫及水彩等作品,提供客家文物館外另一個展示藝術空間走廊。簡報室約有四十坪,為現代化設備的簡報室及教室,也是文物館開闢母語教學及師資培訓的場所。

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 服務客家族群

 謝市長就任後,關心客家文化事務推展,撥發新台幣三千萬,設立財團法人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更大力推動客家文化事務。

 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主要推動的事務,除了推展客家語言,促進族群融合外,還舉辦各種客家傳統文化活動,從事高雄市客家族群的田野調查,並獎助從事客家文獻蒐集整理的工作。當前最受肯定的客家專題節目製作,也在高雄廣播電台客家之音,固定於每週一至五上午九點至晚上十點半播出,從點到面為客家族群在高雄提供文化面向的資訊提供。

 位於二號公園的客家文化館,未來將朝著客家文化園區的目標邁進,以聯結二號公園至市立美術館、中華藝校等文教藝文空間,成為一個具有本土文化藝術觀光地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