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信仰篇 高雄市客家人的信仰

文/王御風

三山國王與義民廟

 說起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一般人都會想起三山國王廟與義民廟。的確,這二座廟長期以來就象徵著客家聚落的存在,但這二座廟的由來卻大不相同。三山國王,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地方神祉,在客家先民渡海來到台灣後,也帶著故鄉的神祉到居住地;至於義民廟則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信仰,是清代客家先民保衛家園後,演化而成的地方保護神,也是北台灣客家特有的信仰。但在多次移民的高雄市,這二種客家信仰神祉都同時出現在高雄市,探討這二種廟宇,也可看到客家人在高雄市發展的過程。

三山國王與客家族群的關係

 三山國王原是廣東地區的信仰,傳說在隋朝時,廣東有神人三兄弟,領受天命分別鎮守鎮巾山、明山、獨山等三山,在日後,這三兄弟時常展現神蹟,保衛當地的居民,到了宋朝時,就被封為「三山國王」。由於這三山位於廣東省潮州府階陽縣,因此「三山國王」就成了潮州府的代表信仰,並傳播到鄰近的惠州府與嘉應州。這些地區的移民,後來也帶著「三山國王」到他們新定居的地方,成為新聚落的守護神。

 由於這些地區,主要都是客家人的聚落,因此從此地到外移居的客家人,都會在新住地祀奉「三山國王」,久而久之,大家就以為「三山國王」是客家人專屬的信仰,兩者劃上等號;但實際上,卻不見得如此。

 從台灣其他各地來看,許多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卻不見得是客家人的聚落,例如台南、嘉義、彰化這些開發較早的城市,客家人罕見蹤跡,但不管是文獻,或是現址都找得到「三山國王」曾經出現的記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三山國王」的信仰,雖然是以客家人為主,但許多在大陸上福、客共處的地區,例如潮州,其內部的福佬人,同樣信仰「三山國王」,而這些人又與喜居鄉間的客家人不同,經常活躍在都市中,因此城市出現了「三山國王」,但不表示這是客家人的聚落(註1)。

 除此之外,有時客家人帶來的「三山國王」廟,最後客家人可能因種種原因離開,留下「三山國王」,成為其他族群的守護神。例如台東縣長濱鄉城山,是個平埔族的聚落,但信奉的是「三山國王」,就是最好的例子。高市的「三山國王」廟,其實也有上述的一些情形。

高市的三山國王廟

 高市的三山國王廟共有三間,分別位於鹽埕、左營與右昌。根據文獻記載,最早的是在左營,現在為「廣濟宮」的廟宇(現址位於左營區尾北里左營下路240號),其興建時間大約是在1720年(康熙59年)到1764年(乾隆29年)之間。

 另外二間「三山國王」廟,現址分別位於鹽埕區鹽埕街54號,及楠梓區右昌二巷盛昌街151號。根據《鳳山縣採訪冊》的記載,鹽埕的「三山國王」廟,在1794年(乾隆59年)修築,右昌的「三山國王」廟則無法確知其興建時間,只能推斷大約在1764年(乾隆29年)到1875年(光緒元年)之間。

 換句話說,在清代,客家人聚落的指標,高市只能找到這三間「三山國王」廟,但比照一些史事,只能確定鹽埕區確實曾有客家先民的蹤影,至於左營與右昌,就難以考證。

 鹽埕區的得名,就在於其清代是一片大鹽田,也因此,有許多的移民就來到鹽田工作。根據記載,康熙末年(1710_20),漳州南靖縣人趙元、蔡媽為、黃孔等三人率引鹽丁20餘人,到大鼓澳鳳山縣屬大竹橋庄(大竹里)開闢鹽田曬鹽,到了1735年(雍正13年),半屏山崩塌,愛河水道阻塞,洪水上漲使得大竹里的鹽田流失,鹽場則北遷到興隆庄打狗鹽埕,定名為瀨南鹽場,也就是今日的鹽埕附近。由於當地的居民多來自漳州南靖,因此他們就聚落在祭祀來自原鄉的「三山國王」廟附近,這也是鹽埕「三山國王」廟的由來(註2)。

 至於左營與右昌的「三山國王」廟由來為何?目前缺乏文獻記載,因此並不清楚,究竟是粵籍客人曾在此開墾,或是如鹽埕的漳州南靖人,還是像都市中的潮州福佬人,都無定論,但左營、右昌是自明鄭時期就開始發展的區域,也是高市最早期發展的地區,客家先民或許確曾對高市早期開發作出貢獻,這也有賴史家進一步考查。

 這些「三山國王」廟,由於其所在地,並不是客家人較多的地區。因此在歷經數百年後,早已由原先客家人的守護神,擴及庇護其他的族群,這也是一種新的「族群融合」。下次當你走到三山國王廟,也可注意這種有趣的現象。

義民廟的由來

 不同於高市的三山國王廟,義民廟確實是客家信仰中心,不過義民廟原來是北部客家人的特殊信仰,20世紀北部客家人大舉移民高雄市,也將其守護神祉帶來高雄市,成為高市最著名的客家信仰。

 義民廟所祭祀的,就是為了保護家鄉,拿起武器與其他族群征戰、犧牲性命的客家先民。「義民」一詞,其實並不光指客家族群,而是在清代複雜的漳、泉、粵族群械鬥時,常常會演變成某族群揭竿起義、反抗清廷的狀態,清廷此時會鼓勵與其敵對的族群,成為「義民」,對抗領導的族群。

 「變亂之時,民之從官殺者,名曰義民」,這些義民往往是地方人士為求自保而臨時組織的武力,類似團練;有的則是官府主動招募,性質相當於民兵。

 在清代的數次變亂中,都有「義民」的出現。1786(乾隆51年)的林爽文事件,當時在桃竹苗地區渡海來打工的客家民眾,在清政府的號召下,拿起武器,追隨清軍征討林爽文,成為「義軍」。

 事變結束後,軍隊在回鄉路上,僱請牛車沿途拾獲繫著黑絲巾的客家義勇軍屍骸,總共有200多人壯烈成仁,合葬於現在新竹縣新埔鎮,也就是現在義民廟的正塚。1789年(乾隆54年),乾隆為獎勵客家義軍,特別頒了「褒忠」二字,並在1791年(乾隆56年)建立義民廟祭祀。

 同治年間,彰化戴潮春之亂,客家義軍為了保衛鄉土,再度出征,而此次犧牲的人數,也高達百餘人,同樣在戰後,客家先民將犧牲者埋葬在義民廟後方,成為附塚。這些「義民爺」就成了北台灣客家族群的保護神,也成為北台灣客家族群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高市的義民廟

 既然「義民廟」是北部客家人的重要信仰,中、南部客家人並不信奉,那麼為何在高雄市卻成了高市客家信仰的代名詞?

 高市的客家移民,在20世紀進入高峰,第一波移民就是由桃、竹、苗來到高雄市的北客移民,多是做為陳中和的佃農,居住在今日三民區,一直到高雄縣鳥松鄉的地區。這些客家移民在落地生根後,也帶來了他們的守護神。

 1946年(民國35年),林謙才從新埔褒忠義民廟分香來台,最早的廟名叫「褒忠亭」,搭建在大港的今日高雄火車站旁,一直到了1972年(民國61年),信徒以奉祀方便為由,將其遷建至北客聚集的寶珠溝地區,也就是今日高雄市三民區褒忠街114號。

 重建後的義民廟,改稱為「高雄褒忠義民廟」,不但成為客家人的信仰中心,也是高雄市新竹同鄉會的會址。而每年農曆7月20日的義民節,與11月12日的該廟義民爺安座日,都會舉辦盛大的祭典,吸引許多民眾的參與。尤其是7月20日的義民節,根據傳統要舉辦「神豬大賽」,巨大的神豬,更讓義民廟人潮洶湧,成為一年一度的盛事(註3)。

 如同北部義民廟的十五大庄輪祭,高雄市也分為四大庄輪祭,範圍包括高雄縣市。高市以鐵路南北為界區別第一、二庄,第三庄則為寶珠溝、覆鼎金、灣仔內工專前等地,第四庄則為高縣仁武、鳥松、鳳山。因此,義民廟的信仰圈越來越大,慢慢地從所謂的「北客」信仰,成為在地所有客家人信仰的代表(註4)。

註解
註1:邱彥貴、吳中杰著,《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2001年出版),pp.100~102。
註2:施正峰、林慶宏、簡炯仁、鍾榮富,《高雄市客家族群史研究》(高雄市:研考會,2000年),pp.58~62。
註3:曾玉昆,《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高市:文獻會,1995年),p642。
註4:邱彥貴、吳中杰著,《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2001年出版),p.136。

參考書目
1.邱彥貴、吳中杰著,《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2001年)
2.施正峰、林慶宏、簡炯仁、鍾榮富,《高雄市客家族群史研究》(高雄市:研考會,2000年)
3.曾玉昆,《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高市:文獻會,1995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