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歷史篇: 高雄市客家族群移民史

文/王御風

 因為縱貫鐵路的興建與高雄港的發展,直到20世紀才飛躍成長的高雄市,是個不折不扣的移民都市。除了少部份在20世紀前就來到高雄市定居的住民,絕大多數居民,都是從全台其他城市移民而來,當然,客家族群也不例外。

 清初隨著移民潮來到台灣的客家族群,經過先民的移墾,大致上以屏東平原、中縣、桃竹苗為其主要聚居區,而這些地區的客家族群,在20世紀全台移入高雄市的移民潮中,同樣進入高雄市,構成了目前高市客家族群的樣貌。因此,要了解高雄市的客家族群,就得從客家先民在中國大陸原鄉的分佈情形、以及其移民至台灣的歷史談起。

台灣客家人原鄉分佈

 客家人從何時、何處移民到現今居住地,這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由於我們只討論台灣的客家族群起源,因此範圍可縮小,只需說明移民至台的客家先民,在中國大陸的分佈情形。江西的客家人很少移民到台灣,因此就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清代移民到台灣的漢人,多半來自於福建的漳州、泉州,以及廣東,而廣東移民又以客家為主,因此一般講到清代台灣漢人的族群,多半以漳、泉、粵(或客)稱呼。但實際上,福建汀州府、漳州府中也有客家人、廣東移民就不一定都是客家人,而所謂的福建移民後代就是福佬,廣東移民後代就是客人,只是大概。因此要了解你身上是否有客家的血緣,可能要看看祖先們是從哪個縣到台灣,才會比較準確(註1)。

清初客家移民至台的過程

 漢人開發台灣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7世紀,最早的說法是李旦、鄭芝龍等人向大陸招募漢人來台開墾荒地;其後的荷蘭時代,同樣也有許多漢人赴台,種植稻米、甘蔗或獵鹿;1662年,鄭成功入台,更帶來大批漢人官兵,建立了第一個漢人政權。在這許許多多的漢人中,是否有客家族群的蹤跡,目前並無絕對的證據,眾家說法不一,但以地緣關係,以及閩(福建)粵(廣東)兩省居民為明清中國大陸移民的主幹,以廣東為主的客家人,當時現身於台灣,將不是太令人意外的事(註2)。

 1683年,施琅率領清大軍攻下台灣,開啟了漢人到台灣的移民潮,在三大族群(漳、泉、粵)中,以客家人為主的廣東人是抵台最晚、居住區域環境較差的族群。一般說法是說因施琅痛恨廣東人,認為當地是海盜故鄉,不准廣東人赴台,因此要到施琅死後,客家先民才能大批來到台灣,但其抵達台灣時,沿海及平原都被漳、泉先民佔領,於是客家先民只好往無人居住的地區開發:北部是桃竹苗貧瘠的山區、中部是近山的東勢地區、南部就是因下淡水溪(高屏溪)阻隔的屏東平原,這三地就是客家族群的主要聚居區。

 這種說法雖然一直都有爭議,但無可置疑的,就是客家人確實居住環境不如漳、泉移民。而這三大族群在清代的競爭,也引發了一連串的械鬥,客家族群為了要保護自己的家園,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並且影響深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六堆」及「義民廟」。

 清代因民間械鬥引起的亂事,有三起較大且蔓延全台,這三起分別是:康熙年間的「朱一貴事件」、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事件」、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在這三起亂事中,「朱一貴事件」與「林爽文事件」就與客家著名的「六堆」、「義民廟」有關。

 1721年(康熙60年)的朱一貴事件,居住在屏東(下淡水溪)的廣東潮州福佬人杜君英帶著當地的客籍人士響應漳州府長泰縣籍朱一貴的抗清行動,在兩方合作下,很快的攻佔當時台灣的政治中心─台南(府城),並建立新政權。但在朱一貴新政權建立後不久,杜君英與朱一貴卻因爭奪權力而決裂,杜君英被迫離開府城,朱一貴隨即決定派兵到杜君英的大本營-下淡水溪征討。

 消息傳來,當地屏東客家庄民為保護自己的家園,決議要團結,組織了自保的軍事單位,按照屏東平原客家庄的位置,劃分為六個區域,以位置分別命名為前、後、左、右、中、先鋒六個「堆」,這個「堆」是取「隊」的客家近音,並與正規軍隊有所區別。而在此次事件結束後,清廷賜頒「懷忠」,並建「忠義亭」,「六堆」遂成為屏東客家庄最重要的標誌。

 到了1786(乾隆51年),漳州撫平和縣籍林爽文起兵抗清,當時在桃竹苗地區渡海來打工的客家民眾,在清政府的號召下,拿起武器,追隨清軍征討林爽文,成為「義軍」。事變結束後,許多因戰役身亡的客家民眾,共同埋葬在今日的苗栗及新埔兩地,並且以乾隆皇帝賜給客家人的「褒忠」,建「義民廟」舉行祭祀。由於客家義軍的優異表現,清政府特別准許客家人士可以租地開墾,這些「義民爺」成了北台灣客家族群落地生根的功臣,也成為北台灣客家族群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那麼在清代,客家族群在高雄市的發展是如何呢?基本上,高雄市當時還只是個海邊小漁港,高雄區域較繁榮的地區,是在鳳山縣城曾經所在的舊城(今左營)與新城(今鳳山),而這兩個地區都出現過客家人信仰中心的「三山國王」廟。從這些廟宇看來,

 客家人對這兩地的開發都曾有貢獻(註3)。除此之外,在今日的鹽埕、右昌地區,也有「三山國王」廟的出現,可見清代高雄,雖然不是客家族群主要群聚區,但在開發史上,客家先民仍未缺席。

客家移民到高雄市

 客家移民的大量進入高雄市,與高雄市來自其他地區的移民相同,都是在高雄港成為南部最大港口,以及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開通後。因為工作機會增多,以及有良好交通工具,背井離鄉來到起飛中的高雄市,尋找工作的機會。

 換句話說,自從客家先民在清代從大陸移民到台灣後,原本分佈在台灣北部、中部、南部的客家人,在20世紀,又因為經濟關係再度背井離鄉,來到起飛中的高雄市,與其他的族群,共同打造了高雄市今日的風貌。

 來到高雄市的客家族群,從其「原居地」來看:主要是北部的桃竹苗、中部的東勢,以及南部的美濃、屏東等三地,也被稱為「北客」、「中客」及「南客」。他們移入高雄市的時間,大致以北客最早,在日治初期;其次是中客,在日治中葉;最後則是南客,多集中在日治後期,甚至是戰後(註4)。以下我們就按照來高先後的順序,以「北客」、「中客」、「南客」依序簡介。

開拓三民區的北客

 北客的原居地:台灣北部桃園、新竹、苗栗等地,是個土地貧瘠、耕種較難獲利的地區,因此在日治政府大舉建設高雄市,製造許多就業機會後,自然就吸引了大批民眾,來到高雄市討生活,而在1908年,從基隆到打狗的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後,更方便其大舉遷移。

 這些來到高雄市的北客,主要是從事佃農的工作,並且與當時高雄市最具勢力的陳中和息息相關,這些人多半都是陳中和所聘雇的佃農。在當時,積極參與高雄市開發建設的陳中和,其「新興製糖株式會社」業務興隆,四處開墾土地,種植甘蔗,當時其所積極開發的,就是本館、赤山、灣仔內一帶的「甘蔗原料區」。

 此時,北部的採樟製腦業開始沒落,謀生不易,桃、竹、苗一帶的客家族群聽到高雄市有工作機會,於是就紛紛南下,成為陳中和家族的佃農。北客就聚集在其耕作區,今日的三民區一直到高雄縣鳥松的區域,也使得三民區成為高雄市的客家族群居住最多的地區。

 這些離鄉背井來到高雄市的北客們,不但聚居在一起,互相照顧,同時還帶來了故鄉的地方神祇,以致原來是北台灣客家聚落才有的「義民廟」,也在高雄市出現,每年舉辦盛大的祭典,與北台灣相互輝映,成為高雄市客家族群的代表廟宇。

 這些北客佃農,除了對高雄市開發有所貢獻外,也稱得上是台灣農民運動的始祖。1925年(大正14年),「陳中和物產株式會社」催告鳳山部份的農田,要作為新興製糖的自營農場。來自苗栗的客家人黃石順認為此舉會危及佃農生計而加以反對,並組成「鳳山小作組合」,以維護佃農的耕作權,大部分參加的成員,都是五塊厝到鳥松一帶的北客佃農。

主掌高市交通、木業的中客

 不同於農民為主的北客,來到高雄市的東勢中客,多半都是教育程度較高的知識分子及中產階級;更特別的是,這些客家移民來到高雄市後經營的行業,是很特殊的交通運輸業及木材業,今天的高雄客運,以及許多木材業,都是由中客所經營。

 高雄市的中客是以台中縣東勢縣的移民為主,東勢從清代開始,就是樟腦與木材的集散中心,因此當地客家民眾,仍累積相當的財富,能夠送其子弟受教育,也具有其他客家人較少的商業頭腦。但如同北客,採樟行業在日治前期沒落後,東勢的客家人也需要另找出路,正在急速成長的高雄市,就成了他們最好的目標。

 從日治時期飛躍成長的高雄市,市區由原來的旗津、哈瑪星,一步步的向外擴展,人口增加、行政區域擴大,甚至鄰近的高雄縣城鎮,也與高雄市開展互動。在此情形下,大眾運輸系統的發展,相當迫切需要,東勢的客家民眾,看到了這一點,於是南下到高雄市發展交通運輸業,成立了日後高雄區域最重要的「高雄客運」。

 1919年(大正8年),高雄客運公司首任董事長張德榮先生,離開原來在東勢角公學校的教職,南下高雄、鳳山,成立「高旗自動車株式會社」;此外,如「高雄乘合自動車合資會社」也是由東勢人創建。1941年(昭和16年),「高旗自動車株式會社」與當地其他八家自動車株式會社,合組成「高雄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也就是現在的「高雄客運」前身。目前的高雄客運在良好的經營下,行駛路線擴及台南、高雄、屏東,成為南台灣最重要的客運公司。

 除了客運外,高雄市在那個飛躍的年代,市區不停更新,四處都在大興土木,後來因美軍轟炸,市區重建,都需要許多的木材。這正是東勢客家居民在「原鄉」所拿手的事業,到此當然不會放棄,於是市區內許多木材業都是由東勢客籍移民所經營,例如高雄客運的張德榮家族,除經營高雄客運外,同時也成立「東亞企業木材行」。此外,如茂源木材行、東雄木材行、東隆木材行、東海木材行、合昌木材行、森隆木材行、台雄木材行、廣隆木材行、東高木材行、德記木材行,也是由東勢客家人所經營。

 在企業之外,教育也是東勢客籍所相當重視的,張德榮家族第三個著名的企業,就是在1971年(民國60年)成立的「高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也說明東勢具有傳統客家的文風。另外,因為東勢子弟的教育程度良好,民國60年代的十大建設,高雄市的中船、中鋼,也吸引了許多具有技術的東勢客籍人士南下,成為東勢客籍新一代到高雄市的移民。

耕讀傳家的南客

 從地理上來看,以屏東「六堆」為主的南客,不像北客或中客,渡過千山萬里才來到高雄市,只要渡過高屏溪,就可以到達。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六堆客人來到高雄市工作,多以「寄居」心態視之,並不像北客或中客,在此落地生根。

 另外,可能與「六堆」的生活環境有關。屏東平原的富庶,並不像桃竹苗及東勢的山脊環繞、耕作困難,因此在「六堆」,仍然維持著傳統漢人的「耕讀傳家」精神。所以當日治時期,同樣以務農為主的北客,因困苦移居高雄時,並沒有太多的南客也遷移至隔鄰的高雄市;當具有商業眼光的東勢中客,看出高雄市經濟發展的潛力時,沒有太多商業傳統的南客自然也興趣缺缺,南客的移民,則與「耕讀」有較大的關係。

 客家是相當重視教育的族群,這當然是沿襲古代中國「務農-科舉-入仕」的路徑;到了現代,務農的財富累積較慢,但讀書的習慣未改,因此有許多子弟就讀於公費的師範學院,畢業後從事教職,在尋找教職的過程中,往往會離開原居地,前往新的地方。

 而人口急速成長的高雄市,就學人數及學校也大肆擴張,空缺也不少。於是許多六堆的子弟,就被分派到高雄縣市任教,甚至有許多校長也來自於六堆客家,這也是六堆客家在此的特色。除此之外,戰後的「公職考試」,其實也符合「耕讀」的習性,因此在公務機關中,常常看得到南客的身影。

 除了教育事業外,高雄市擴建期間所需的大量人力,也需依賴六堆客家。從日治時期的高雄築港、屏東線的鐵路興建,戰後的「前鎮加工區」、「楠梓加工區」,以及中鋼、中船,都吸引了許多的六堆客家人來到高雄市。不過也由於他們與原居地相隔太近,往往只在高雄市租屋而居,到了週末假日,還是回到屏東老家,使得南客雖然是高雄市客家族群人數最多的一群,但影響力卻遠遠不如北客(註5)。

高市客家人分佈區及現況

 根據高市研考會在2000年所做的調查,其估計客家人佔高雄市人口約14.41%;以目前150萬的人口
看來,高雄市的客家人才約有20多萬。

 這些人口多半是在近10年到40年間來到高雄市,也說明了居住在高雄市的客家人,大都是因為戰後高雄市提供的多樣性工作而來,不管是中鋼、中船,或是公教,都與客家人傳統的「農業」有很大的差距。根據研考會同樣的調查,客家人在高雄市從事農業者僅剩1%,其他較多的職業則是工業22.59%、商業20.92%、公教16.42%,其中最有趣的是,不擅商業的客家人,在高市也有部分從商,並有不錯的成績。由此可見,高雄市的客家人,已經與「原鄉」有許多的不同,形成新「高雄人」的一員。

 另外沒有出現在該統計表上的,就是在政治上,高雄市客家人也表現得相當活躍,不論在客家人大本營的三民區,誕生了本屆的高雄市議長黃啟川,在高市南區,南客較多聚集的區域,也有新當選的立法委員羅志明。這也使得每次選戰開始,客家票源都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就居住區域而言,三民區繼承北客當初的聚落,還是高雄市客家人最多居住的區域,佔41.25%,其次是苓雅(21.43%)、前鎮(15.32%)、楠梓(15.17%)、新興(6.83%)。這四個區域,前鎮、楠梓是工業區,苓雅、新興是文教商業區,正符合了客家族群在高市從事的行業別(註6)。

 雖然其他行政區的客家居民人數也不少,但承襲北客聚落的三民區,仍然是最能代表高雄市的區域,也因此,高雄市政府也在三民區設立了客家文物館,象徵對客家族群的重視;接著又成立了客家委員會,以及在高雄電台中開闢客語節目,這些都足以說明對共同創建高雄市的客家族群的尊重,也展現新時代的多元文化。

 綜而言之,經過「二度移民」來到高雄市的客家人,雖然仍保有原鄉的「義民廟」信仰,三民區的客家聚落型態依然存在。但從種種面相來看,在高雄市的工商業型態下,來此的客家人也「本土化」,從事商業的客家人比例大幅提昇,甚至還出現了高雄客運、高雄牛乳大王、尖美建設等成功的企業,這也是高雄市客家人與其他地區最大的不同。在邁入21世紀後,這批居住在高雄市的「新客家人」,將與其他族群,不分你我,共同建設高雄市成為一個更美好、更繁榮的國際大都市。

註解
註1: 邱彥貴、吳中杰著,《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2001年出版),P28。
註2: 施正峰、林慶宏、簡炯仁、鍾榮富,《高雄市客家族群史研究》(高雄市:研考會,2000年),pp15~16。
註3: 簡炯仁,〈泛論高雄縣地區的開發〉,《高雄縣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pp.70~78,鳳山的開發與客家人的關係,可參考同書,〈論鳳山市的開發-客家人也是開發鳳山市的功臣〉,pp.112~130。
註4:《高雄市客家族群史研究》,p61。
註5:以上北客、中客、南客之研究,可見《高雄市客家族群史研究》,pp.58~74。
註6:上引數據見《高雄市客家族群史研究》,pp.45~57。

參考書目
1.施正峰、林慶宏、簡炯仁、鍾榮富,《高雄市客家族群史研究》(高雄市:高雄市政府研考會,2000年)。
2.邱彥貴、吳中杰著,《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2001年)。
3.簡炯仁,《高雄縣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