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內惟埤文化園區與高美館 週末美術館

文/容真

輕鬆瀏覽藝術

 高美館與內惟埤文化園區的結合,讓藝術藉由大自然的場景走出戶外,首先是週末假日出現的親子族群帶領起一股休閒藝術風潮,緊接著每個清晨和黃昏時刻,相繼出現運動散步的人群,不約而同地為原本有段距離的美術館,營造一股「週末風」的休閒氣氛。

 自民國83年6月開館以來,高美館即強調融合本土、歷史、社區與環境景觀的當代「博物館」思潮,為高雄市民提供更適合瀏覽藝術展覽空間。全館建築規劃為地上四層與地下一層,分為行政展示區、公共活動區及服務區。

 在室內設計上,則強調「為了能讓參觀者在最平靜舒適的氣氛中,鑑賞各樣藝術大作」,因此首先在視覺氛圍上特別引進自然採光,同時提供簡明的動線,搭配獨立的展示室和各季的主題展覽,希望能「容納」各式各樣的展出,因此盡量創造具彈性與活潑的空間。目前除定期展出國際當代藝術品,亦已展出多場轟動一時的名家作品,吸引數十萬人前往欣賞藝術饗宴。

 戶外的活動空間更是「週末美術館」的主要靈魂,連接戶外廣場與館體的緩坡道或地下階梯,除提供不同的欣賞角度與參觀動線,營造出「轉角就能遇見藝術表演或一間美麗的餐廳」氣氛,多元的戶外表演和休息座椅、廣大的草地區域,更增加高美館的休憩功能,而戶外雕塑公園聳立著不同風格的名家雕塑品,也同時讓藝術和市民都走出戶外。

結合生態考量的空間設計

 涵蓋高美館在內的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具備四十一公頃的腹地,也是高雄市目前正進行中的最大文化藝術硬體工程,負責設計的盧友義建築師事務所,更為這個廣大的戶外空間,結合自然生態景觀,在高美館北側,完成了高雄市第一座最具人文藝術氣息的市區人工生態湖泊,光是湖區面積就達三公頃,而北區共二十八公頃的園區面積也加強植栽,以數萬棵本土喬灌木營造生機盎然的美術生態公園。

 同時也為了營造適合魚類棲息的天然環境,摒棄了水泥、柏油,廣達三公頃的湖區改以當地自然粘土做為最底層的不透水層,因此湖水不會因逸入地底而乾涸,粘土層上再鋪設天然文石、楓港石,並立有木樁及草岸。

 另外由於處於較低的地勢,高美館人工湖還具有調節內惟埤水位、與防洪的功能,當湖水滿溢時,可經由兩個溢水口,排水至下水道箱涵,乾季缺水時則可引進蓮池潭的水。

 目前園區植栽與生物成多樣化發展,而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原則下所設立的人行步道,也為民眾提供了一處可以親近自然生態與環境的休閒場所。

 人性化的公共建設,除了舒適宜人、還必須結合自然環境與生態系統,這是國際城市在改造公共空間時,所應該具備的長遠視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