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3/03 高雄製造城市創意在發燒
高雄製造城市創意在發燒
創意講堂 悠遊哨船頭公園

主講者/林欽榮(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 整理撰搞/王子衛‧攝影/蔡宗昇

  從市港合一政策宣示,到高雄「港灣城市」與「海洋首都」的風格建立,哨船頭公園的啟用代表著這四年多以來,市府海洋政策實踐的關鍵點,接續而來的第一船渠、旗津廟前街、海岸公園、風車公園、以及新光碼頭中油公園的改造開放,則將高雄市的海洋性格一路從海岸景觀的改造,揮灑至海港觀光產業,林欽榮說,工務建設最大的改變關鍵,仍然是市民參與活化空間的考量。

 高雄港的無限想像
  從世界國際港口發展現象來看,藉由單純的商港發展創造高價值利益,已不再是未來港口的唯一目標,除了以高科技現代化方式管理港口與碼頭,精緻化則是將港灣城市推上國際舞台的不二法門,尤其是透過高科技產業的引進,以及增加文化景觀與活動,則更能強化港口營運的樞紐價值。

  而在一連串的港口更新計劃中,利用海洋熱情創新的生命力特質,打造親水空間增加環境活用度,更是海洋首都發展的轉戾點。

  負責海岸景觀空間改造多項工務建設的工務局局長林欽榮,回想馬不停蹄的建設過程,他簡單地以一句話形容最原始的構想與理念,那就是「讓高雄港不只是現在的高雄港」。

 觀光產業促使工業區轉型
  無庸置疑地,工業城市是高雄過去的既有形象,擔任貨運海運重要推手的高雄港,自然是高雄的經濟重心,然而市府團隊卻希望在強調「文化產業化、產業觀光化」的新世紀中,將觀光轉化為一種新置入的關鍵產業,促使單一的工業區轉型,尋求更寬廣的「運籌中心」與「國際行銷」路線。

  當然促進觀光產業首要的是創造獨一無二的城市意象與風格,擁有「山、海、河、港」的高雄自然不可錯過形塑「港灣城市」的絕佳契機,也由於高雄海港與河岸關係密切,因此更宏觀的海港建設則必須兼顧河川整治與河岸改造工程,其後顯著的成果亦可由各個新空間裡活躍的市民活動窺見。

 挑戰2008
  2002年,行政院提出了「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將無煙囪的觀光產業列為重點建設,在國內八大旅遊路線中,包括雲嘉南海濱觀光、高雄縣茂林風景區及恆春半島觀光路線,都以高雄市作為重要的匯集點,海港觀光、則是將高雄推進國家計畫中的重要關鍵點,尤其結合南部七縣市特色與資源,以高雄市為核心共同提升南部區域競爭力,更確立了高雄成為南台灣中心的角色。

  海洋視野廣闊,所能延伸的觸角也相對多面向,在文化、產業與觀光結合的未來趨勢中,海岸觀光文化將會是促使高雄躍升成為亞太國際運籌中心的新指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