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今日高雄
2012/10/23 第20期 冬季出遊首選-六龜「山城花語溫泉季」、茂林「雙年賞蝶」
冬季出遊首選-六龜「山城花語溫泉季」、茂林「雙年賞蝶」
好康報馬仔─手作與守護山林的堅持-「桃源香梅.友好禮盒」

 

手作與守護山林的堅持-「桃源香梅.友好禮盒」

 米如呼地區是桃源最大宗的青梅產地。(圖/陳芬瑜 攝)

      「米如呼」,是布農族祖先用以稱呼桃源區勤和里的傳統部落名,也是當地居民希望能被更多朋友知曉的名稱。

      莫拉克風災過後,一群捨不得離鄉的居民,為了守護故土、與部落相伴,堅持留在原地重建家園,並在各界協助之下,成立「米如呼工作坊」,秉持著最天然的製作原則,自產自銷包括脆梅、Q梅、梅精、梅醬等各式梅子加工品,將健康養身的「米如呼」滋味與眾人分享。

米如呼,梅之鄉,友好之地

      「米如呼」位於玉山南麓、荖濃溪上游,是桃源地區最大宗的青梅產地。由於歷經天然災害,米如呼的居民意識到農業生計必須立基於生態環境,於是開始學習友善環境的田間管理技術,試圖以最天然的方式重建部落生計。「米如呼工作坊」請來寶來龍山農場主人吳崇富擔任指導老師,致力於生產無毒梅子加工品,推出「桃源香梅」品牌,並堅持不使用農藥,確保每份由「米如呼工作坊」所出產的梅製品,皆是來自於純淨無污染梅園的「安心梅」。

凝聚部落力量的「桃源香梅禮盒」。(圖/辛永勝 攝)      工作坊連絡人吳秋芬指出,桃源香梅「友好禮盒」的命名主要是由「友善環境、凝聚部落、感恩珍惜」3個重點所組成,因為在莫拉克風災前,居民們僅把青梅當作營利工具,對於其他事物顯得較不重視,但在經過天災後,讓他們驚覺環境保育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生命,而「米如呼工作坊」的成立也成凝聚部落情感與精神的重要指標。因此以「友好」為「米如呼工作坊」產品的主要訴求,希望藉由「友好禮盒」與大家做朋友。

原鄉好滋味 講究不含糊

部落婦女以木杵敲碎青梅,是桃源香梅入味的小秘訣。(圖/陳芬瑜 攝)      由於梅製品的加工過程步驟繁複且細工,對於習慣在田間大動作砍草、剪枝、打梅子的農友來說,是一門需要重頭學習的新學問。農友們依據不同產品採集不同成熟度的梅子,例如:3-4分熟的青梅可製作脆梅、8-9分熟的青梅則適合製作Q梅,接著再以輕敲破果、揉製粗鹽、漂洗去鹽、脫水,以及隨時觀察變化、更換不同比例的糖水3次,才能完成。

      「米如呼梅精」的製作過程更是農友們接力熬夜、不熄火熬煮的心血結晶。以現採梅子榨取出青梅汁,接著再以48小時的小火細心熬煮,直到青梅汁從青綠色轉變成咖啡色,再轉為黑色黏稠狀時,才能成為黑得發亮、品質精良的梅精。吳秋芬指出,梅精是天然的養生聖品,具有提升免疫力、抗菌整腸、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抗老化、瘦身美容等,是多功能的健康調味食品,建議每天起床後以一匙梅精,加入開水與蜂蜜,補充活力。

      農友高秀英(Gina Savi)提到:「我們不要一直強調水災的悲情,而是要做出好東西讓別人會喜歡。」因為有這樣嚴格的自我要求,加上不斷的學習摸索,造就今日「米如呼」純熟的製梅技術與品質優良的產品。如今,整個勤和里種植的梅子產量約有80萬公斤,成為部落重要的生活依靠,憑藉著梅子產業的推廣,「米如呼工作坊」已經建立起特色獨具的好口碑。

米如呼好學習 提升品質不間斷

「米如呼工作坊」利用農閒時間開設各種課程,提供居民學習的機會。(圖/陳芬瑜 攝)      吳秋芬表示,「米如呼」部落青壯年人口外移嚴重,造成勞動力不足,因此她不斷呼籲、鼓勵原鄉的青年能夠回鄉為部落盡一份心力。吳秋芬強調,「米如呼工作坊」會在農閒時,定期安排農友豐富的學習課程,舉凡參加農業研討會、行銷方法、加工技術、在地料理烹調、電腦學習等課程,都能增加農友們相關知識,且提升自信心。吳秋芬觀察到大多數「米如呼工作坊」的族人不畏艱辛,樂於工作中,而且隨著知識的累積,強化了族人們的表達能力,面對各式採訪或是展售會,也都能侃侃而談,詳細介紹說明,是重建過程中意外的收穫!

  訂購專線:0955-115-782 (吳秋芬)

  電子郵件:lau101853@hotmail.com

  地址:高雄市桃源區勤和里南橫公路3段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