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今日高雄
2011/10/07 第19期 引領高雄成為台灣海洋文化城市-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
引領高雄成為台灣海洋文化城市-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
城市部落格─為傳承皮影戲文化不遺餘力-東華皮影戲團

 

為傳承皮影戲文化不遺餘力-東華皮影戲團

 

     與傀儡戲、布袋戲合稱三大偶戲的「皮影戲」,大多在廟會祭典、節慶之日演出,早期是由藝師帶著戲台下鄉表演,因演出的劇目較為通俗,在沒有電視機的年代,皮影戲是廣受歡迎的民間娛樂。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新奇娛樂興起之後,原本多達五、六十團的皮影戲團迅速銳減,至今僅存四團,分別是東華、永興樂、復興閣與新成立的宏興閣,仍為保存傳統文化而努力,讓皮影戲得以延續其傳統之美。

永不放棄的傳承理念

為傳承皮影之美,張榑國至今仍至各地巡迴演出。(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皮影戲館提供)     位於高雄市大社區的「東華皮影戲團」,是台灣現存的皮影戲團中歷史較悠久的戲團,世代由父傳子,至今已傳至第六代。在第五代團長張德成的帶領下,於民國40年至55年間躍上國際舞台,並先後受邀至日本、美國、香港等地巡迴演出,將台灣皮影戲發展推至高峰,成功打造皮影戲的黃金年代,當時每到開演時間,場場爆滿、坐無虛席,宛若現代演唱會的翻版!

     但近年來新世代的娛樂方式迅速湧現,皮影戲逐漸步入衰落期,為了不讓皮影戲成為燈影下的絕響,第六代團長張榑國表示:「祖先留給我們的藝術遺產要珍惜,不能任憑它走向藝術的黃昏時代,再辛苦都要努力傳承下去!」因此於民國76年決定繼承衣缽、並接掌團長之職,努力經營這即將沒落的傳統文化。

致力突破傳統皮影戲的表現技巧

色彩繽紛、精采的打鬥場面,賦予了皮偶嶄新的生命力。(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皮影戲館提供)     自小在戲班子家庭出生的張榑國,在戲團的耳濡目染之下,對操弄皮偶十分熟悉,一心只為傳承皮影文化努力的他,果真在皮影界中闖出名號,並成為國內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皮影戲首位習藝結業的藝師,除了受教育部委託編寫《台灣傳統影偶圖鑑》及古劇本外,更投入國小擔任皮影戲社團的指導工作,負責解說操偶技巧,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讓新生代輕易了解皮影戲之美。

     擔任團長的二十年歲月中,張榑國歷經皮影戲的盛況與辛酸,但他從未想過放棄,反而越挫越勇、再接再厲,致力研究皮影戲變化的各種可能。現在演出除了保有傳統的操偶技藝,更加入許多現代化的元素,像是電腦特效結合傳統國樂;燈光的色彩變化,讓劇情增添燦爛耀目的光彩。此外,在戲台、皮偶等部份也持續創新,例如將戲台加大、皮偶尺寸增加、並增添多樣色彩,讓變化多端的打鬥場面隨著色彩變化更添趣味性。

好戲連台秀

在文化局的努力推展下,皮影戲順利走進大眾生活。(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皮影戲館提供)     為了深化高雄的本土教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於2011年9月開始,將皮影戲教學融入鄉土教材,並成立校園影戲團,徵選種子教師至戲團培訓,期望達到傳統技藝向下扎根的實際效果。此外,為推展高雄市獨有的皮影戲文化資產,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皮影戲館開辦「2011年高雄市皮影戲全國巡迴演出活動」,讓皮影戲走入日常生活中,民眾不用出遠門也可以欣賞精彩的皮影戲表演。

•  2011年高雄市皮影戲全國巡迴演出活動活動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