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今日高雄
2009/05/07 第43期 高雄設計節 引爆高雄「輕」計畫
高雄設計節 引爆高雄「輕」計畫
港都人物誌─劉秋兒─豆(dog)皮(pig)與藝文的邂逅

 

劉秋兒─豆(dog)皮(pig)與藝文的邂逅

 

劉秋兒在豆皮提供藝文展示,為高雄市注入藝術、創意的能量及一處開放式談話辯論的空間。(圖/崔憶雲攝)     一處結合藝術家展覽的咖啡館—「豆皮(dog & pig)文藝咖啡館」,是高雄市除了美術館、文化中心以外相當著名的藝展空間。走上二樓,斑駁的水泥牆面、簡單的桌椅佈置與一般咖啡廳不同,這裡不僅是創辦人劉秋兒的秘密基地,更是熱愛藝術、電影,以及關心在地、草根文化人士相聚的地方。

     從1999到2009年,走過10個年頭,劉秋兒在豆皮提供一處藝文展示、能開放式談話辯論的空間,也為高雄市注入藝術、創意的能量。曾做過業務,待過報社,最後選擇回到南台灣,因為劉秋兒看上鹽埕的美,在這裡煮起了咖啡,也推展藝術。但當我們很好奇劉秋兒為什麼回到南部的時候,他卻給了一個不太藝術的答案:「純粹是因為父母親年紀大了。那時候我幾乎每星期都從台北回東港看他們,我不太能接受他們老化的速度,實在很嚇人。」

藝術家 不是冠冕堂皇的頭銜

斑駁的水泥牆面、簡單的桌椅佈置與一般咖啡廳不同,這裡是豆皮咖啡,一個熱愛藝術、電影、關心在地、草根文化人士的秘密基地。(圖/崔憶雲攝)     可能一般人對於從事藝術創作的人都存有一種誤解,認為這些藝術家應該不食人間煙火,事實上,劉秋兒讓我們明白藝術家也是人,如果藝術不能與生活相互連結,那麼藝術應該也沒有什麼價值了。這也是劉秋兒認為自己的豆皮文藝咖啡館,必須要自給自足的原因之一。他強調豆皮是一間文藝咖啡館,是藝術與生活的一個連結,同時也想傳達藝術也可以是一個互相溝通的平台,當然最重要的是它的本質還是一間咖啡館,有好喝的咖啡,講究健康美味的餐點等都是必要的存在條件。

     或許是緣分把劉秋兒一直留在高雄市,因為在他回南部的隔年,父母親就相繼過世,為人子女最終也還是回到父母身邊陪伴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段。之後,秋兒就一直待在高雄,沒有再北上。最初從事廣告業務,不善與人交際卻能勝任業務工作,劉秋兒很快就理解生活中的許多可能,並且樂於接受這些元素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1999年劉秋兒發現了五福四路上這個廢置的空間,於是有了豆皮咖啡館,把它設計成一個藝術生活的平台,在這間咖啡館中注入很多藝術的元素,咖啡館的裝置本身當然就是一件藝術品,但是劉秋兒強調藝術與生活是不能脫節的,藝術家並不需要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的頭銜,然後就高高在上用一種鳥瞰的態度,這是很不藝術豆皮文藝咖啡館,一處劉秋兒將藝術與生活連結,自給自足的藝術創作。(圖/崔憶雲攝)的。

遊走高雄 也是一種藝術

     從小喜歡畫畫的劉秋兒,高中就北上獨立生活,復興商工和實踐大學的專業訓練以及秋兒本身的繪畫天份,讓他很早就成名於畫壇。但是後來一次無妄的牢獄之災讓他對人生有另外一番的體驗和解讀,同時也使劉秋兒積極投入社會觀察和參與社會運動。除了豆皮文藝咖啡館之外,劉秋兒的另外一件藝術作品「行走學校」,更能突顯他對於藝術連結生活的堅持。

     從2007年開始,劉秋兒有一個行走學校的藝術構想,讓在地人用所有的生活方式來表達,或是讓在地人走進自己的生長的環境,換句話說,就是一種生活創作,也是一種美學元素的傳達和串聯。事實上,在很多城市裡都有這樣的創作,現在也慢慢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劉秋兒說他會一直待在高雄市,用一種他專屬的生活藝術,繼續做更多屬於他的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