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今日高雄
2010/12/13 第77期 伸出雙手 與世界接軌 「向世界出發印象展」 在高雄看見全世界
伸出雙手 與世界接軌 「向世界出發印象展」 在高雄看見全世界
港都人物誌─19歲的世界,旅行-陳靜君

 

19歲的世界,旅行-陳靜君

 

     19歲時候的你,在做些什麼?可能是埋首書中苦讀,也可能在享受著戀愛的甜與苦,或是剛升上大學正大口呼吸著自由的空氣。19歲時的陳靜君,從政大英文系休學後,到了澳洲打工度假,再用所賺的錢到世界各地旅行,為的是勇敢去追求自己生命中最渴望完成的夢想。

對自由與夢想的啟迪

在智利百內國家公園,走了六個多小時抵達冰河。(圖/陳靜君提供)     高中時就讀高雄女中的靜君,因為升學主義帶來的壓力,生活過得有點苦悶。有次在誠品書店翻閱到遛鳥博士-李昆霖寫的書《全世界都擋不住李昆霖》,從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也想和他一樣,當自己人生的主人,找到自己的目標,追求一個精彩的人生。

     上大學後,靜君接觸許多不同的思想,閱讀大量書籍,培養出自我的邏輯思考能力,訓練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打開了她的視野,成就了她對事物思考的態度。在某次翻閱到天下雜誌的教育特刊《 15至24歲關鍵十年的獨立與探索》後,她開始嚮往歐美國家的年輕人,可以透過旅行的方式打開視野,啟蒙了探索自我思想與尋找目標的路。

思考未來人生的道路

     生長在台灣的孩子,通常接受著固定的成長期待與指令,從幼稚園一步步唸到高中,高中考上大學後繼續唸研究所,考得上就持續唸博士,畢業才去工作,賺了一點錢才去旅行,這些制式的想法存在著許多人腦中,卻顯少有人去思考為何非這樣不可呢?

     但對靜君來說,一種新的人生想法已悄然形成,她認為人生的學習順序不應該只是某些人替你決定的命運,應該是自己要去掌握的,每個人都有對人生不一樣的渴望,應該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努力去決定自己的未來。

     下了決定後,靜君立刻實行。寫了封長達7頁的家書告訴家人她打算休學,去澳洲打工度假 。對於保守的爸媽來說,認為孩子不讀書是沒有未來的,更何況是跑出去玩樂,差點引發家庭革命。但經過靜君仔細描述自己的想法,列出計畫,分析得失後,爸媽有感於她勇於追求夢想的心意相當堅決,轉而全力支持她。

走出國外體驗人生

澳洲農場種番薯灰頭土臉的辛苦,是旅行中最美好的回憶。(圖/陳靜君提供)     2008年離開台灣後,靜君在澳洲每天過著凌晨四點鐘早起摘番茄、種蕃薯的日子,辛苦工作半年賺到了30萬後,就踏上一個人的旅程,開始去她想親眼見識的國家。

     對喜歡大自然的靜君,人們熟悉的歐美國家不是她旅行的選擇,所以她在巴西的雨林、印度的沙漠、智利的冰河都留下了足跡,因為她知道這些稀有的景觀,未來在全球暖化及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下,將會逐漸消失,她想經由自己的雙眼看到,並用身體去感受這些大自然創造出來的壯闊景象。

     透過旅行,她在印度看見了當地人民生活在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卻透過食物中大量的香料運用,增強了抵抗力;身在巴西雨林時,認識到許多植物有著醫療的功效。經由這些經驗,讓靜君對營養學和疾病諮詢產生了興趣,她找到一個可以讓她專注努力下去的人生目標。

做人生中的主人

印度沙漠之旅當晚就睡在沙漠上,望著滿天繁星,享受一個人的孤獨。(圖/陳靜君提供)     高中就讀二、三類組的靜君,原本就想學習具體可以幫助他人的實用知識,或是能當作職業需求的專業能力,結束旅程回到台灣後,靜君選擇研讀「營養學」這門學科。非相關科系的靜君,在朋友的協助下,開始有系統地學習營養學的相關知識,也透過去台大旁聽相關課程讓自我更精進,未來她計畫去印度當志工,打算用自己的知識幫助更多人。

     靜君的姐姐說,在靜君剛回國時,好像每天都在開懷地笑。對靜君來說,她能夠開心地透過旅行,體驗到世界的廣大與多元,找到自己的目標後,才能過個快樂又有深度的人生。對現階段的她來說,人生已經沒有遺憾,因為她比別人更早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她知道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不再只是浪費著生命。

     「生命的拓展與萎縮,和一個人的勇氣成正比」是靜君喜歡的一句英文諺語,在靜君新書《19歲的世界,旅行》的分享紀錄中可以看見透過勇氣,靜君如何實踐尋找人生道路的生命歷程,她鼓勵年輕人,或是仍懵懂度日的人,該努力去找尋自己人生的目標,做自己生命中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