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今日高雄
2014/09/12 第65期 典寶溪滯洪池完工 有助改善水患
典寶溪滯洪池完工 有助改善水患
高雄新視界─典寶溪滯洪池完工 有助改善水患

 

典寶溪滯洪池完工 有助改善水患

 

典寶溪B區滯洪池於今年7月完工啟用,有效分擔典寶溪及大遼排水的通洪量。(圖∕鮑忠暉 攝)  面對環境氣候日漸極端的現象,高雄市政府近年致力興建滯洪池,調節洪峰流量,改善水患問題,例如以往常受水患所苦的岡山、梓官、橋頭地區,在典寶溪A、B區滯洪池完工後,今年暑期暴雨,許多民眾便紛紛反映典寶溪流域中下游淹水情況獲得顯著改善。滯洪池還兼具生態、親水、運動休閒等多項功能,不僅讓民眾能免於水患,提升環境居住安全,也可擁有更佳的生活品質。

  一溪穿多區 

  典寶溪防洪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河川溪流是城市的生命力,但也可能在暴雨之際,化身為河岸居民的夢魘。典寶溪排水幹流長度約32公里、流域集水面積逾百平方公里,流經燕巢、大社、橋頭、岡山、梓官等區,長年來讓大岡山地區面臨逢雨即淹的窘境。

  縣市合併後,高雄市政府投入大岡山地區的建設總經費超過67億元,其中排水整治工程便為重點建設項目,自2011年起,市府投入大岡山地區水利建設計畫總經費共約44億5千多萬元,包括26件排水整治工程及工程用地經費,其中包含完成典寶溪A、B區及前鋒子滯洪池等3座滯洪池工程、中小排水與側溝改善等工程、汛期前定期執行岡山區各區域排水清疏及維護工程、阿公店水質改善與環境營造工程、污水下水道建設、岡山本洲工業區污水處理系統改建工程等,期能提升大岡山地區居民生活環境安全與品質。

典寶溪B區滯洪池較A區更為廣闊,面積為42公頃、滯洪量為105萬噸。(圖∕鮑忠暉 攝)  滯洪池通常座落於類似埤塘的低窪地區,就像一個大型蓄水池,也有開口供水流宣洩,有助於儲蓄早到洪水,調節洪峰水流,減緩水患的發生,降低水患衝擊。對於典寶溪沿岸低漥易淹水區包括梓官典寶社區及岡山白米里、劉厝里等地區,市府配合水利署以興建滯洪池作為改善典寶溪水患的方式,沿線規劃設置六座滯洪池與部分渠道拓寬來進行整治。

排水系統規劃六座滯洪池 已完工A、B兩座發揮效用

  典寶溪排水系統規劃的六座滯洪池,目前已完成A、B兩座,高雄市政府向中央申請經費並自籌工程款,斥資約22.2億元,建造中央已核定規劃的A、B區滯洪池,調節大遼排水的A區滯洪池,面積約17公頃、滯洪量約42.5萬噸;調節大遼排水與典寶溪的B區滯洪池,面積為42公頃、滯洪量105萬噸,合計147萬5千立方公尺。A、B滯洪池聯合調控,使當地淹水情形顯著改善,自小住在梓官區典寶溪畔的鄭小姐及岡山區民眾便表示,以往逢雨必淹,還曾被一層樓高的大水困住無法出入,今年暑假暴雨時期,便明顯感受到滯洪池的威力,未見以往淹水情況,希望接下來的剩餘四座滯洪池也可盡快建置完工。

典寶溪A、B區滯洪池結合生態造景,給予居民休閒遊憩的場域。(圖∕鮑忠暉 攝)  其實滯洪池的興建需要考量重重因素,空間上,不僅要參考附近環境景觀整體規劃,也要將未來使用與親水活動空間納入考量,並提供彈性發展運用空間,讓滯洪與休憩功能兼具。生態上,建造工法強調省能與環保,配合都市景觀意象,盡可能減少硬體結構設施,以植生網毯護坡、木樁、土包等構材建構生態緩坡來替代擋土牆,並栽種喬木、灌木及適應性良好的本土原生植栽,形成綠蔭,降低熱輻射效應,也利於民眾日常休憩散步。

  滯洪池之進出水係透過重力排水方式,當排水水位超過所設計之溢流堤高程將自動排入滯洪池,藉以控制排水水位,有效提供滯洪功能,當排水水位低於滯洪池水位時,滯洪池水壓高於排水水壓,滯洪池內洪水將自動排除。

  綜合治水結合休閒遊憩 滯洪池、濕地調節大高雄水利

  南部氣候夏雨冬乾,降雨集中,依據大高雄地區歷年氣象資料顯示,颱風雨季多在7到9月份,這表示滯洪池每年將有至少9個月的閒置時期,因此滯洪池的休憩功能與景觀營造即是規劃重點,像是典寶溪A、B區滯洪池四周綠蔭扶疏,步道寬廣平整,午後夕陽時分常可見居民於此散步慢跑,愜意休憩。

市府興建獅龍溪滯洪池(圖左)、本和里生態滯洪池(圖右)等多座滯洪池,讓民眾免於水患之苦。(圖∕高雄市政府水利局 提供)

  市府以「綜合治水」觀念處理洪患,另外還興建寶業里滯洪池、獅龍溪滯洪池、本和里生態滯洪池等多座滯洪池,如同海綿的濕地,皆極具調節水量的功效,加上十多年來用心經營,打造之18處濕地串連而起、總面積達943公頃的濕地廊道,將讓高雄市民擁有安全又富有生態綠意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