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今日高雄
2012/05/09 第9期 橋頭嗆聲音樂祭
橋頭嗆聲音樂祭
高雄人物誌─傳承復興光與影 復興閣團長許福助

 

傳承復興光與影  復興閣團長許福助

 

     夜幕低垂,拉把板凳排排坐在棚架下的小螢幕前,開演時間一到,隱身幕後的主演扯開嗓子,熟練地操弄著皮影戲偶,光影交錯之下,一場炒熱廟會慶典氣氛的皮影好戲就此上場。

皮影戲文化傳承者—許福助。(圖/洪崑哲)      台灣皮影戲具有300多年歷史,高雄市彌陀區更是重要的發展起源地,在皮影戲逐漸凋零的年代,彌陀仍有一位皮影戲大師默默地為傳承光影文化而努力著,他就是「復興閣」皮影戲現任團長─許福助。

傳承文化  不輸少年的熱情

      「復興閣」原名新興皮影戲團,是目前高雄僅存的四大皮影戲團之一,由張命首創立於彌陀,後由其女婿許福能接掌該團並改名為「復興閣」。在許福能擔任團長期間將戲團經營得有聲有色,其胞弟許福助認為兄長皮影技藝非凡,卻無人能繼承十分可惜,便毅然投入皮影戲的光影之中。

      雖現已高齡七旬,許福助對傳承皮影戲仍保有少年般的熱情。編寫過無數皮影戲劇本的他,目前依然致力於創作,每次寫好新劇本便會興致勃勃地邀集團員共同練習。身處傳統皮影戲式微的時代,許福助淡淡地說,現今劇團已由當年廟會酬神的重頭戲,轉型為文化展演性質,要靠演出賺得溫飽實在不易,大部分的團員都要兼差才能維持生活,但多虧團員們都是熱愛皮影戲的人,仍然願意繼續參與演出,才能讓復興閣持續走在傳承皮影戲這條辛苦的道路上。

光影背後的三十載

      回想過往,許福助說,學習皮影戲需要按部就班,要先學好戲曲唱法,才能循序漸進到雕刻與操偶,過程非常辛苦,尤其年過三十才開始跟著兄長學習皮影戲,早已不復年少時的好記性,許福助必須重複聽上數次戲曲錄音帶,邊看歌詞邊記憶唱腔,光是學習兄長拿手的潮洲調唱曲就讓他吃足了苦頭。

觀眾的熱情支持,是復興閣持續演出的最大動力。(圖/鮑忠暉)      另一道難關是雕皮偶。許福助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具具演出用的皮偶,細膩的皮偶造型,包括人物的服飾、眼睛、髮絲等纖細線條,都是當年讓他屢屢挫敗的關卡。許福助分享道,製作皮偶時需要極大的專注力,稍不小心就會割斷,不僅會使得整張皮革報廢,還可能討來老師傅的一頓責打。

      自認個性像牛一樣的許福助,在學習過程中雖然辛苦卻從沒有怨言,從學徒助手開始到接任主演的三十個年頭,逐步扎穩根基,成就一身玩光弄影的好功夫,無論是文戲主角的細膩動作,或是武戲中令人眼花撩亂的雙手並用,無一不表現出人物肢體動作到位、唱曲情感豐沛的精湛演出。

傳統皮影好戲  揚名海外

      許福助對皮影戲的執著與持續不斷澆注的熱情,讓他獲得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的肯定,屢次出訪海外的參演經驗也讓復興閣的名聲隨之遠播。

      國內外的演講、演出邀約不斷,許多人尊稱許福助為老師。面對老師的稱呼,總讓他有點不知所措,謙虛的他帶著靦腆的笑容說:「我不是老師,我只是一個喜愛皮影戲的人,真的很希望可以讓皮影戲持續在舞台上活躍!」

栩栩如生的皮影戲偶,在光影交錯之下,舞動著一幕幕的好戲。(圖/鮑忠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