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11/05 高雄產業新局 競爭力UP
高雄產業新局 競爭力UP
城市觀點─美麗之城 安心家園


 

今年4月24日新啟用的中都濕地公園。(圖/蔡明余攝)     人為的努力,讓高雄贏得讓眾人有目共睹的建設成效,推動綠色產業、降低城市碳排放量、恢復綠地空間、還道於河等種種方針,讓高雄一直往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從「安居樂業」這項標準來看,郭中端不諱言,高雄絕對有資格成為台灣宜居城市的前三名。高雄的居民,也逐漸形成對城市中水與綠空間的喜愛,郭中端說,「中都濕地公園還沒完成時,但每天進來休閒散步的民眾就已相當多,這處空間已經融入市民的生活中了。」

中都濕地公園已有鳥類前往棲息,生態盎然。(圖/高雄市政府養工處公園科提供)     但是這樣的成果還需要更多的努力,一方面需加強市民的環境生態意識。郭中端提到,「每次大雨或漲潮過後,很多累積在河流裡的垃圾,都會淤積在中都濕地裡的河道,從這裡可以看出高雄民眾對於河川的態度還是比較疏遠,輕忽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重要依存關係。」為了再次喚起市民的環保生態意識,郭中端以恢復中都濕地公園原有生態景觀為最終目標,特別規劃公園中央的「大島」,栽種台灣原生種的植物,如紅樹林,讓鳥類、各種濕地生物有棲息的空間。島的兩端僅以吊橋讓行人出入,今(2011)年4月24日已完工啟用,完工初期希望儘量不要開放給民眾進入,讓環境休養生息兩、三年後,培養出足夠與人類力量抗衡的抵抗力時,再行開放。

安心家園 永續環境

2011年大高雄治水論壇國內外專家學者共為大高雄擘劃水資源管理藍圖。(圖/鮑忠暉攝)     2009年88風災、2010年919凡那比颱風侵襲,所造成的嚴重水患再次讓我們深刻體認,一定要找到與自然和平共存的方法,這是大高雄迫切需要面對跟解決的問題。為了找尋與自然和平共存的方向,高雄市政府今年4月舉行「大高雄治水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從水資源開發到水患防範應變提出建言,共同為大高雄擘劃水資源管理藍圖。與會專家的意見都將成為高市推動都市防洪工作的基礎資料,市府也在水利局網站公佈高市淹水與土石流潛勢資訊,6月底前,教育局和消防局將在全市各級學校舉行複合型災害演習,且每學期增加至少2小時災防應變課程,提升災害應變能力,盼為日後可能發生的災害做更多準備。另也將製作防災避難手冊分送各家戶,讓民眾了解逃生裝備、週邊避難場所、災害應變知識等。






1 2 3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