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14/01 移動的城市風景 高雄市公車聯營新里程
移動的城市風景  高雄市公車聯營新里程
城市故事集─在地文化力 城市出版新發現




 

《旗刊》以建立旗津當地的文史資料為主要任務。(圖∕張筧 攝‧徐世雄 攝)  藝術家筆下的旗津職人秀在《旗刊》

  「遊客來到旗津,吃完海產,逛完廟前大街就離開了,卻很少人想到旗津不但是高雄的發源地,到現在都還有很多在地產業和職人在此奮鬥。」張允慧是旗津戰和館的館長,她說,戰和館2009年在旗津這裡成立,也開始和地方產生連結,希望透過長期的耕耘,建立起旗津文史資料庫的平台。

《旗刊》舉辦旗津民間博物館活動,推廣在地文化。(圖∕旗刊 提供)  2013年下半年推出的「旗津民間博物館」活動,更是把展場延伸到旗津各個角落,透過藝術家的佈展、旗津小吃、職人手繪圖稿的呈現,發行《旗刊》社區月刊、成立臉書專頁「旗津民間博物館」,並製成博物館「尋寶地圖」讓民眾可依圖探訪,期間也邀請香港及高雄藝術家駐村,舉辦大師工作坊邀請在地刺繡、魚網、中藥舖等職人交流經驗。

  《旗刊》是以「民間博物館」為題的社區報,一連兩期上頭都有著美麗的在地職人插畫,分別介紹了「哇貴姨賣貴(粿)」、「越南阿美小吃」的小食趣味、「老裁縫的益身寶庫」等,讓人感受到強烈的在地氛圍,全然不同於旗津予人的刻板印象。《旗刊》用手繪方式記錄旗津的人物、歷史與產業文化。(圖∕旗刊 提供)「旗津有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傳統產業,大家都知道旗津是造船業的大本營,卻不知道推進船身的螺旋槳也在這裡做,而且過程非常繁複,因此我們請來香港藝術家把它繪製出來,不只如此旗津還有很會編織漁網的老人家……。」戰和館的執行秘書也是旗刊插畫者李怡志接著表示。

  透過一位在地年輕人的穿針引線,《旗刊》找尋到許多社區職人,出刊後得到區公所和社區回饋的聲音,讓大家對這份社區報也有了不同的期待。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