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14/05 觀光郵輪母港 從港灣遊高雄
觀光郵輪母港  從港灣遊高雄
城市故事集─滄海、鹽田、濕地 百年土地故事

 

蟯港內海歷經數百年的演變現今僅存興達港。(圖∕張簡英豪 攝)  蟯港內海地區的開發,初始為先民季節性到台灣來往捕魚,進一步短暫停居再到長期定居,產業活動也從內海捕撈發展成築塭養魚和曬鹽,但隨著內海淤積與居民數百年的拓墾,原本水域相當寬廣的蟯港內海,到日治時期已剩新打港(今興達港)一隅。

  日治時期工業用鹽需求大增,日人引進新式曬鹽工業並獎勵民間投資,新打港周邊遂成為台灣重要的曬鹽場之一。現今永安地區鹽田之曬鹽始自1908年永安竹仔港庄張作舟邀集庄民約30餘人,於烏樹林庄西邊海埔地申請開設烏樹林鹽場,利用新打港內海海水曬鹽,但往後兩年期間數度遭受颱風侵襲,鹽田財務吃緊,而逐漸轉手給打狗首富陳中和,重組為「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

昔日的竹滬鹽田現已變成充滿生機的茄萣濕地。(圖∕張筧 攝)  而日本政府為了供應其本土工業用鹽,遂成立「南日本製鹽株式會社」,於1938年徵收新打港內海魚塭,北自下茄萣和崎漏的東邊起,向南方推展,以竹滬為中心開闢鹽田,稱為竹滬鹽田。

  1941年臺灣總督府實施鹽業統制,為因應戰時工業用鹽之調度,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被南日本製鹽株式會社整併,二次大戰後又被臺灣製鹽總廠接收,兩處鹽田合稱為「烏樹林鹽場」,後改為高雄鹽場,全盛時期鹽場和岡山火車站間還有輕便的運送軌道,銜接全台鹽業的供銷系統。爾後,台鹽以人工生產不敷成本,陸續關閉所屬鹽田,永安鹽田在1986年售予台電公司,計畫做為煤灰堆積場;茄萣竹滬鹽田則於1987年以開闢興達遠洋漁港之名售予高雄縣政府,結束了高雄沿海鹽田的歷史。

 





1 2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