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2/11 2002高雄桃花源 高雄桃花源
軍旅情事 最高級的眷村-明德新村





文/蕭 邦
 日治時期即為「官舍」
  「明德新村」號稱為最高級的眷村,並非特別強調在住宅設備上有什麼不同,只是在這個村落中皆住著海軍高階將領,帶領我們走一遭的是溫可人少將的女兒溫秀嫻小姐,她回憶著說、初來台時她們家是住在建業新村,在匆促之下,所有的眷村居民幾乎都只帶著簡單的行李,因此在物質生活上是一樣艱苦的。直到民國70年初才因為家中成員增多而搬入明德新村,而這裡在日治時代本就是所謂的「官舍」,包括平房本身及環繞四周的庭院平均都有二百坪左右。

 本省外省攏ㄟ通
  談到敏感的省籍話題,溫秀嫻大方地表示,眷村本就是個比較封閉的聚落,試想在與外界語言不通、且軍區戒嚴的狀況下,與本省人的接觸自然很少,她更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本省人十分重視所謂的家族或宗族觀念,而眷村的居民大都是散戶或幾乎與留在大陸的親人失去聯絡,因此鄰居和朋友就成了生活的重心,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認為外省人比較熱絡、或容易成幫成派的原因。有趣的是,在嫁入本省家庭後,她反而說得一口流利的台灣話。

 特別開明的軍事家庭
  溫秀嫻的母親曾開設「奶站」─即供給戰後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送的牛奶補給品,後來「奶站」變成左營聖心幼稚園,如今溫小姐已成為園長。溫秀嫻印象中的母親是個接受國外教育的開朗女子,不僅琴棋書畫精通,更從事過多種行業,其中尤其曾任高雄某漁船公司的「女」老闆,在當時是件很了不得的事。而父親雖然身為海軍高級將領,但溫小姐記憶中的父親是個風趣、很會跳舞、從不在家談三民主義的好爸爸,因此她的家庭裡不僅宗教自由、黨派自由,連求學的選擇等都很開明。

 眷村生活不分你我
  也因為眷村裡的每一戶住得近,加上男主人常不在家,因此女人們很容易在相互扶助下有如親人般熟稔起來。在她童年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眷村常常是「一家烹煮萬家香」,媽媽煮了鍋紅豆湯,小孩子就得端著碗一家家地分送。甚至在各家還是以竹籬笆為界的時代,媽媽們互借柴米油鹽、小朋友借作業本子都是把籬笆掰開就能互通有無,後來雖然建起磚牆,但牆中一個個洞隙還是可看出眷村裡不分你我的性格。

 感動,無所謂省籍之分
  暢談中,溫秀嫻更帶著我們走訪鄰居江伯伯及周先生的家,這是明德新村中舊房舍未經改建保存完整之例,由七、八十歲的老人家親自修剪的植栽、格局方正各間皆可相通的日式房舍、歷久不毀的紅檜木地板等等,不論是來自「外地」的我們,或是久居此地的人們,都在歷史遺跡中重拾兒時記憶。離開的時候正是黃昏時刻,不知是哪家傳來以柴火燒飯的味道,我突然心生感動,這是我兒時的印象,周先生風趣卻也感慨地說,其實文化對人的影響或觸動人心,本就沒有省籍之分的。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