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小人物秀本事 大船小船一手包 再現工藝力與美-旗津製船老師傅 許家發

文、攝影/曉若思

聽聞旗津有位許家發老先生,做完大船改做小船,卻苦無任何聯絡方式,採訪前詢問當地文史工作者康翔,果然是「素人派達人」,沒看板、沒電話,只得知許阿伯的「工作室」、也是住家,就位在中洲路「中段」的大馬路邊,從過港隧道往北走,則在左側。不過實際拜訪時,仍是一不小心就找不到,最後還是靠當地居民帶路,才順利找到近午時分,穿著汗衫躺在椅子上納涼的許阿伯。

-◆-  家傳淵源 年輕出師
  今年66歲的許家發,因為父親從事造船業的關係,13歲國民學校畢業後就投入造船業這途。因為興趣、耐心,加上自己也毫不諱言的特有才氣,及父親勤教嚴管,沒幾年就把造船所需的畫圖、設計、施做等功夫,紮紮實實的學了起來,當兵前就「出師」了。對自己的好功夫,許家發仍難掩得意的說,「很多人學了一輩子,還根本出不了師!」

造好一艘船-◆-  一身好功夫 訂單接不完
  許家發靠著借貸租地,自己開起工廠。由於口耳相傳,不少船東都知道他造的船,「形體美、下水又穩,在船艙養魚又比較不會死」,一開廠就生意興隆,訂單多到接不完。民國67、68年生意鼎盛時期,船廠都維持十幾位師傅的規模,平均一個月才能造好一艘船。

-◆-  品質比賺錢重要
  只是就像許阿伯的牽手的張美英女士笑說,
 
  老伴都「只顧好看又厚工,賠錢做也沒關係」,所以船廠經營十多年來雖然造了上百艘沿海、近海及遠洋等各式漁船,「不過實在賺沒什麼錢!」。民國76年時景氣轉變,「塑膠船(玻璃纖維)」取代傳統手工木船,加上兩位兒子各自有事業規劃,不願接續父親的技藝,一氣之下許阿伯就把船廠給賣了!

-◆-  改造模型船 嚴謹不馬虎
  這一停頓就是十幾年,問及為何在三年前會再度拿起工具,開始做起規模僅有以往的數十分之一大的船舶模型時,許阿伯不好意思的表示,「除了無聊,還想賣點錢!」儘管是縮小的模型,許阿伯絲毫不馬虎,船體用的是檜木,船底部也先畫設計圖,其他部位則依據經驗,必要時把腦子裡的設計圖叫出來,邊做邊修,他強調自己連船身的吃水線也先標明,「真正下水時更絲毫不差,穩當得很!」

-◆-  堅持真材實料 耐性磨出精品
  大概是老師傅的「固執」,許阿伯堅稱做小船和大船沒什麼差別,都很費工,都秉持「舵要能轉動、門窗要能推拉、接縫要緊密」等原則。他還說,就他所知全臺在做這種模型船的,大概還有七、八人,只是他們都用油漆塗色來掩飾做工的缺陷,「像我這樣堅持不塗漆、只用原色的真工夫,全世界絕對是獨一無二!」再度開工近三年來,已做了上百艘。

-◆-  造船工藝傳承 期待後繼有人
  總是蹲坐在自家門前做模型的許家發師傅,談及手工造船的技藝即將失傳難掩擔憂與失望,他說當然很想把技藝傳承下去,畢竟這是旗津曾經孕育出的造船工藝,只要有人願意耐得住學徒之苦、沒有經濟壓力,他願意傾囊相授,繼續讓各種船身的美麗弧線,伴隨陽光劃過湛藍水面。
 
手工打造的檜木模型船
許家發阿伯強調,各種船舶模型都能訂做,原則上都是原船大小的三十至五十分之一大,採檜木手工打造。除了船舶模型,阿伯日前也開始打造鯊魚、海豚等魚類模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