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運動重鎮 左營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

◎文/江戶川 明

左營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亞洲鐵人楊傳廣年初驟逝,生前遺願是下葬左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他的弟子,也是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副教授李福恩有感而發的說,左訓可說是楊傳廣的第二個故鄉,更是他後半輩子在台灣,生活片段最密切、集中的所在。

無論如何,楊傳廣最後並沒有在左訓長眠;李福恩說,楊傳廣三個字,不能只有單從他「個人」的蓋棺論定來看,也許站在歷史的高點,背後傳遞的「代表」、「指標」,更能詮釋它的深遠意義。

楊傳廣之於台灣國家運動員的標竿位置,其實也像左訓不只有「訓練中心」這個冷調、中性的硬體建築觀察。

◎運動家的搖籃
儘管現在的左訓已非當年的軍事威權與門禁森嚴,但回顧它所承載的台灣體育歷程與國家榮辱,放在時代刻度的脈絡來看,不論幾經滄桑、還是風雨千載;「老兵不死」也許更能代表在左訓傳統、精神之下,它之所以屹立在體育界人士心目中的象徵意義,只是時至今日,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待,身為左訓人那一刻的光榮與驕傲?

1992年至2004年多次入選女壘國手,現任高雄女中體育組長簡岑如,雖然已經褪下國家代表隊制服,但回想左訓的日子,仍不免燃起心中激動;「初次踏進左訓,想起即將扛起的責任與使命,壓力之大,直讓人覺得無法喘息,更貼切的是,叫人覺得害怕」她說。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台灣女壘獲得第6名,不過當年3月代表隊移地紐西蘭訓練,很不幸的,簡岑如在當時左腳踝受傷骨折,同時被迫返回左訓治療,對7月即將到來的全球體壇盛會,幾乎可說是面臨報銷。

簡岑如透露,醫生幫她打上石膏,並說療程至少需要10個星期,心急如焚的教練當時對她說:「用揹的也要把妳揹到亞特蘭大!」這句話,讓簡岑如掀起片片漣漪,迄今仍記憶猶新:「以前從未想過參加奧運多麼了不得,現在回想起來才覺得,當時輕忽了這一份榮耀與使命」。

走進左訓,就像一腳已經踏進所有運動員嚮往的國際舞台,雖然再差一步,另一腳就能跟上,但這一步,往往是肉體與精神的煎熬。

◎左訓精神向前行
左訓精神向前行早期日、韓運動選手訓練要求絕對服從,1988年漢城奧運,韓國人更喊出「鬥魂」兩個字,李福恩在〈亦師、亦父、亦友-憶恩師楊傳廣〉文章中,有這麼一段描述:「當時的訓練營裡,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印象最深的是用餐及就寢時間,當時用餐是四人一桌,所有選手坐齊了以後,由隊長喊口令向營主任及楊總教練敬禮後,才開始用餐。」另一段提到,「有一回訓練營過了規定的理髮時間,仍然有若干田徑選手執意不剪,經當時負責生活管理的劉如虹伯伯告知楊教練,相關人等皆被施以鞭臀處罰及剃光頭以昭炯戒。」。

訓練營就是現在的左訓,楊總教練指的是楊傳廣;李福恩說,民國67年至71年,左訓成立初期,由楊傳廣領軍,當時專業運動訓練資源有限,主要仍憑個人經驗授業,打的戰略是「長期訓練」,小學、國中就開始選兵,長期灌溉、栽培。

時至今日再看「長期訓練」,雖像是土法鍊鋼,它的存在卻有一定的時空背景,李福恩表示,自己高一就以2米12打破全國紀錄,其他隊友有的在高中階段,單項成績就比大專生出色。長期集中訓練的結果,飲食、吃睡,就連疲勞,教練都掌握的一清二楚,那個時候沒有「超越人道」,哪來的出類拔萃?

李福恩走過左訓最威權的軍事教育階段,簡岑如則是歷經轉型運動科學的左訓,但無論怎麼樣的左訓,「第二個家」是對曾在左訓走過一遭的運動員而言,難以割捨的另一種鄉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