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14/04 高雄展覽館 啟動會展新城市
高雄展覽館 啟動會展新城市
城市故事集─戲猶未散 高雄傀儡戲與撮把戲




 

楊秀衡夫妻在客家文化活動中演出情景。(圖∕楊秀衡 提供)

  撮把戲絕活 將成絕響

  楊秀衡將撮把戲分成「文套」及「武套」兩個部分,文套演出的形式,大多以夫妻二人組為搭擋,武套則以他自己深厚的國術基礎,由他本人或子女展現國術中各種拳套、武術表演。文套可說是撮把戲演出的精華,楊秀衡夫妻將傳統的客家山歌,如老山歌、山歌仔、平板以及各種地方小調融合轉變,將客家山歌的變體活現在客家車鼓技藝上,形成特有的撮把戲絕活,可惜妻子許戊妹在3年前過世,這項絕活已成絕響。

  撮把戲在10多年前就幾乎已絕跡,楊秀衡可算是撮把戲藝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其他的不是不在了,就是身體不好,團員散的散,做生意的做生意。」楊秀衡記得最後一次商業演出,是在7年前一場婚宴中表演,之後就僅剩如宜蘭傳藝中心、台北台灣音樂中心及大學等單位邀請的文化性表演。

楊秀衡曾參加現代舞台劇演出。(圖∕楊秀衡 提供)  「唱山歌的有,唱戲的沒有,不是沒人要學,要看學不學得起來。」雖然楊秀衡在社團教客家山歌,也曾有街頭藝人來拜師學藝,他卻一語道出撮把戲在傳承上的無奈。

  客家撮把戲是因由社會生活型態而產生的表演藝術,除了要有各式戲劇、戲曲的底子,更要有與觀眾互動和抓緊時代脈動的能力,它的光彩來自演出者個人的表演天賦與熱情。或許,撮把戲終究難擋時代的變遷,注定淹沒於歷史的洪流中,只能盼望楊秀衡先生早日康復,讓撮把戲的最後一抹光輝,再度閃耀。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