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今日高雄
2011/09/05 第17期 中秋夜到高雄巨蛋一起熱血!9/12「賽德克‧巴萊」聯映會
中秋夜到高雄巨蛋一起熱血!9/12「賽德克‧巴萊」聯映會
城市部落格─有機農業 點亮甲仙農田新生命

 

有機農業 點亮甲仙農田新生命

 

陽光下
孩童們認真插著秧苗
大人們用心揮汗教導…
在甲仙區的農田上
我們看見「呷秈米」的故事
也感受到熱愛土地的力量!

     一包包富含陽光滋味的「呷秈米」,整齊排列在甲仙區南橫三星旅遊服務中心裡,包裝袋上詳細解說著「呷秈米」的由來──這是一個關於農田重整、重生,關於甲仙居民參與這片土地的動人故事。

農事學習  和土地對話

富含陽光滋味的呷秈米,蘊藏著甲仙農業的生命力。(圖/方昭禪攝)     高雄市甲仙區長期以來受到青年人口外移與休耕政策的影響,導致農田使用耕作率一直都不高,尤其在八八風災後問題更顯嚴重,幾乎全區的農地都受到毀壞,成了乏人問津的荒廢之地。

     由一群熱愛家鄉的社區夥伴所成立的「甲仙愛鄉協會」,因為不忍心看到自己生長的土地失去生命力,開始向農民租借農地,嘗試從有機農業著手,希望透過與土地的連結,重新找回甲仙農業應有的活力與價值,並藉此凝聚社區居民的力量,共同維護彼此深愛的家園。

從農業扎根  讓甲仙更進步

     為了推廣農業耕作,愛鄉協會的成員們特別從旗美社區大學的課程中學習農事作業,選擇種植對土地最友善的有機農業,作為喚起甲仙農業重生的開端。「甲仙本來就是農村,先找回農村該有的樣子,甲仙才能夠繼續前進!」甲仙愛鄉協會總幹事曾瑞昇說。因為熱愛這塊自己生長的土地,所以希望甲仙可以持續成長進步,而「教育」是帶領甲仙前進最好的方法,引領居民回到農業的懷抱,則是不忘本質、扎穩基本功的第一步!

將農事與教育結合,學童藉著親手插秧、曬穀的過程,深耕對故鄉的情感。(圖/曾瑞昇提供)     為了讓更多人加入農業重建的行列,並重拾對甲仙農業的信心,愛鄉協會特別申請八八臨工專案的農民一起來修復水圳、除雜草,還進一步與甲仙地區的學校合作,希望讓國小學童一同參與有機農業的運作,讓他們從小培養對土地的認同感,把生命經驗深耕到生活教育中,將來對這片土地才會有感情!學童們在烈日下捲起衣袖、褲管,學習如何插秧、曬穀,雖然辛苦卻從不喊累,整個學期下來,小小農民們不但學會了怎麼農耕,也學會珍惜每一粒米飯帶來的無限感動。

呷秈米的成功 開創甲仙農業新契機

     甲仙愛鄉協會將這些由農民與學童親手栽種收成的稻米取名為「呷秈米」,代表了對甲仙土地的尊重,希望人們在看到金黃稻米收成的甜美果實時,可以從中看見農村文化的傳承與希望。

    這些有機呷秈米,在眾人的努力下成功打開了知名度,不僅第一期收成的2300公斤稻米很快地銷售一空,也為重振甲仙農業找到新的契機,漸漸有農民加入行列,堅定對經營農業的方向與信心,一起開創屬於甲仙農業文化的舞台。

環境教育  傳承社區文化

農民們拿著耙曬稻穀,彷彿回到過去農業社會的純樸景象。(圖/曾瑞昇提供)     呷秈米的成功,不僅讓原本荒廢的農田重生,讓年輕一代的甲仙居民學會如何與自然和平共存,邁向下一個更能兼顧生態與環保的世代,更重要的是,它喚起了甲仙居民對土地文化的認同與維繫,才是未來真正引領甲仙進步的重要關鍵。

     曾瑞昇說,有機農業為甲仙區點亮新的希望,但只是一個開端,重要的是如何吸引更多社區居民一起投入、一起提升這塊土地開展的豐富文化。所以當前除了安排國小學童一同參與有機農業計畫、提供大專院校學生進行農事體驗學習並協助產銷工作,未來也希望能進一步規劃與生態教育、環境保護相關的課程,讓在地居民有個共同成長的園地,不僅能夠維護甲仙區獨有的山林原始之美,並發揚傳承當地特色與文化。相信不久的將來,蛻變中的甲仙,將以最美麗、最自然的文化面貌,迎接廣瀚群眾的造訪與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