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青春影人的高雄視野

文◎尚恩          圖◎尚恩、蔡一峰、許慧如、陳嘉暐、謝一麟

「如果高雄要成為一個電影城市,可以鼓勵更多人從事劇本創作,當我們生活的場景都被寫入電影,城市的每個角落就是美麗的影像與故事。」

陳嘉暐-南國tonight得獎啦青春的邊緣,美麗的背影 記錄眾生群像
有著一張娃娃臉看不出年紀的蔡一峰導演,是近幾年台灣紀錄片範疇中創作力最為豐富的工作者之一,對他來說,紀錄片是一種社會改革的工具、是一種社會對話與交流的媒介,透過影像關心他所身處的環境,陳述自身觀察的社會問題,這是紀錄片的責任與良心,也是創作者對於土地的關懷與行動。

從《誰來聽我說》、《奇異果》、《假裝看不見》到今年的《一個相遇的故事》,蔡一峰所關心的議題遍及原住民、性工作者、勞動階級等台灣社會的邊緣族群,在他的影像裡,充滿了人性互動的幽默與憂傷,「你站在土地上,自然就會感受到土地的溫暖以及人們內在的溫醇,那是我想記錄的畫面。」

高雄是他的第二故鄉,是啟發他創作力量的環境,「但是高雄的在地創作資源真的很少,大部分的人對於紀錄片創作並不那麼關心,我常常在想為了養家活口,到底還能在創作的路上堅持多久...」在現實與創作的兩難中尋找平衡,是台灣紀錄片工作者共同面臨的生存問題,如何讓在地創作人才有更多發展的機會,或許,是走向電影城市必須要面對的關鍵問題。

謝一麟的報導影像紀錄內在的平靜,與生命對話
曾經以《雜菜記》在山形影展拿下大獎的許慧如導演,是個充滿許多矛盾特質的創作者,影像裡的她是個安靜、敏感的觀察者,生活裡的她是個愛笑、不修邊幅的大美女,而生命中的她,似乎背負許多沉重的思維,不停在攝影機裡提問生命的意義。慧如的紀錄片一向給人平靜卻深邃的反省與思考,她以自己的生命作為紀錄的素材,將她外在環境的感知與感情作為影像的鋪陳,對她而言,電影不只是一種紀錄功能,而是她與這個城市、這個世界對話的開始。

「那是一種對於生命的提問,一種不停尋找風景的人生旅程。」從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畢業之後,慧如選擇停留在她成長的城市繼續創作,她說對於這個地方有著許多感情、那是種生命經驗的累積,是種回返自身與土地間的責任。雖然高雄目前的影像資源相對缺乏,但是她也覺得或許因為如此,高雄的跨領域藝術人才彼此惺惺相惜,在共同創作中反而擦出更多更美的花火,那一種新的藝術結盟,一種新的藝術部落,在高雄。

陽光中訴說年輕故事
從2004年的南台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創立「為高雄說故事」單元,一群南部年輕影像創作者在短短的十分鐘之間,將高雄的想像捕捉在小小的框景窗內,訴說屬於年輕人的浪漫情節。曾經以《南國,Tonight》獲得2005年首獎作品的陳嘉暐與他的同學,就將七年級生對於夢想與現實的反覆辨證,聚焦成關於小豬失蹤記的異想世界。剛剛結束小劇場演出的嘉暐談到那個夏天的故事,他欣喜雀躍的眼神在時光隧道的流逝中,彷彿穿透了兩年之間現實在他和他同學身上擠壓的沉重,「對於學生製片來說,那不只是一份畢業作品,就像是一個自我的創作,反覆地質問自己,我究竟是什麼?」

「畢業之後,同學還是很喜歡創作影像,但是留在高雄的空間真的有限,有的夥伴去了北部,而有的夥伴在現實壓力下轉業...」時常拿著錄音機和麥克風在高雄街頭收音的嘉暐,露出一種孤單的氣息,就如同他在《南國,Tonight》中的表演,某種青年卡夫卡的悲傷、反叛與堅定。

嘉暐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didierwei

滿滿的能量 熱情灌注
常常被朋友暱稱為10或妖洞的謝一麟,在學生時代是高醫視聽社的小小電影迷,而現在是出名的網路影評寫手,2005他在部落格的《天邊一朵雲》觀影文章,更獲得第一屆華文部落格大獎的「最佳好文」。「雖然我不覺得有所謂影評這種東西,也不認為自己是在寫影評,不過看到好電影總是會有滿滿的想法跟情緒,所以寫觀影的文章就像倒垃圾那樣,就把心中的想法跟情緒全部一股腦的倒出來。」身為一個電影觀眾,本就不應該被動地被劇情牽引,而是充滿能量不停創造屬於自我與電影間的對話,這就是創作的開始,也就是看電影的開始。

「如果高雄要成為一個電影城市,可以鼓勵更多人從事劇本創作,當我們生活的場景都被寫入電影,城市的每個角落就是美麗的影像與故事。」一麟有很多想法,也不停呼朋引伴希望更多人享受電影、享受這個城市的味道,這是他與高雄某種默契的約定,也是他熱情灌注所在。

一麟的部落格:http://www.ccuart.org/tragicomedy/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