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高雄看得見─愛河的橋,城市的歌

文◎張筧        圖◎陳武六、陳以哲、黃昱貴

時.
愛河的橋,城市的歌就好像是一部黑白時期的懷舊電影,播放著舊時景物,勾勒出穿梭在時空裡片段記憶,愛河就有這種魔力,讓每個經過它的人,都會在無意間留下印記,無關乎那段印象對於人生,是那般的無關緊要,或是具有特殊的情感。

2007年夏天的午后,沿著愛河漫長的步道走到河口的碼頭,大地正在散熱,從港口進來的風習習吹送,咖啡座的遊客正在候船,目的地是,一個不經意的假期,和一段不記名的時光。

少年時,搭著公車經過中正橋、愛河,都有一種莫名而奇特的感受。在矇矓的歲月裡,望著河流滑向出海口的一方,河道上還漂浮著巨大的浮木,黝黑的水面有種不能理解的忙碌情境,能夠感受的就只有那天光雲影下,愛河靜默的水流,無言地向前。

這麼美的城市河景,為何過去我們總是略過它?只因為它的存在始終是一個令人尷尬的難題─就好像是我們還沒有能力解決它的污染時,只能對著它聳聳肩,繼續等待。

然後我們又聽到更多遙遠的傳說,諸如多少年前愛河可以乘船遊憩,又多少年前誰在愛河邊上釣魚之類,又有哪一部電影描述男女主角相逢的愛河,其實沒有畫面上的浪漫,而是散發著令人掩鼻的臭味。

那時候誰會專程到愛河?一些有特殊目的的人,像我就只是搭公車到地下街逛書城,有時花幾個小時的時間挑一本書,不過愛河的存在始終是一個話題,無論是政治的,或是偶然迸出的感受。

光.
一種新的角度,一種新的可能。

在2000年以前的愛河,入夜之後有什麼,誰也無法具體說出來,好像有一種凝滯的氛圍籠罩著河岸一帶,彷彿有一群和我們不同生活步調的夜行動物環伺的情境,讓人們幾乎不願意靠近。

直到有一天,愛河的夜晚再度成為話題,原本一片漆黑的河面,成為城市的聲光舞台,一座座橋樑身披霓虹彩帶,在夜色中成為風景。

給每一座橋一面風景,一個名字,最好還有一段故事。

絕響鐵橋絕響鐵橋
苓雅寮鐵橋,原本是台鐵在高雄港區的臨港西線貨運火車,夜裡貨運列車轟隆而過,像一排刺眼的日光燈快速移動,又隱沒在黑夜之中。而火車停駛後,沒了移動的列車光亮,卻恆長以炫目的藍色照明和河口真愛碼頭的白色膜構之翼相呼應。而火車的橋,也變成跨港的自行車道。

愛河上還有一條火車鐵橋,也在不遠處,那就是跨越河道的縱貫鐵路橋,挨著九如路跨河。只是這個光景,在鐵路地下化之後,那轟隆隆富有節奏的聲音,也會成為愛河上的絕響。

彩色
橋本來只是一種連結。架構在原本分離的兩岸之間做短暫的停留,即便是再偉大的建築橋體,至多也是引來更多的讚嘆而已。

愛河下游的橋大多筆直無奇,倒是中都橋以一種突兀的紅色跨越在水面上,拱形的橋體座落於人、車不多的中都地區,和停爐的磚窯場相呼應。其實中都很美,沒有下游河段的富麗繁華,倒是一路綠色堤岸相隨,更接近懷舊版的愛河。

但讓愛河變得多彩多姿的不是橋本身的造型,而是燈光的妝點和煙火的絢麗。高雄橋的「大船入港」、中正橋的「海之眼」、七賢橋的「七彩漁火」、建國橋的「閃亮飛瀑」競相鬥艷,再加上沿著河道兩岸從污水截流站變身的下水道博物館群奇特的造型、河岸咖啡的燈光、燭光、電影圖書館裡光的演繹和街頭市集的熱鬧,會讓我們的感官變成戀棧聲光的動物,即便夜晚進入夢鄉,腦中都可能還餘留光怪陸離的聲光。

只為行人而造的奇特
本來,愛河上的橋就不是愛河的主題,就像大部分的橋,本來就不是為行人使用而存在的。不過愛河這幾年來,新添許多橋,卻都是為行人所做的,這些橋都美麗,不只是造型的變化,就連燈光也各顯特色。有了這些橋,兩岸的河堤便可以連結起來,有了這些橋,人們愈往愛河上游走去,享受愛河深入社區之後的安寧與平靜。

河堤社區的光雕橋,像愛河支流上的一個美麗的音符,淡黃色的燈光伴隨著半弧形延伸開來,兩岸全是高聳的新興住宅和個性小店,可以滿足一切生活所需的小吃、服飾、書店、百貨、異國美食和咖啡座。

再往上游天祥路的圓形步橋則以更誇張的造型,突顯橋的設計變化,早就脫離了實用的功能,而以造型、造景,營造出休閒的氣息。

這奇特的橋、誇張的型式,是為什麼?在展現什麼?

同盟路上愛河綠帶上伴著光之塔的「農十六橋」,以一種龍脊的造型,蹲踞在河面上蓄勢待發。

博愛路上愛河之心上的S型情人橋剛剛完工,在水面上曼舞,夜裡吸引了許許多多散步的人潮。

這些橋的奇特,只為行人、單車而設置。一種趣味的舖陳,貫穿著愛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