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9/11 高雄造船新勢力
高雄造船新勢力
封面故事─高雄造船新勢力

 

電焊是打造船隻最基層的工作之一。(圖/林育恩攝)     「我十多歲的時候,就開始在船艙底下工作,並且從最基層的電焊等工作做起,每個造船的流程我都很清楚,所以那時還在造漁船時,我就在想,若未來有一天漁船不造了,我能做什麼?後來去歐洲看到他們建造的遊艇,發現這些技術我都會,而且可以做得更快更好。回來後開始準備轉型打造遊艇,之後,又慢慢地接觸更多不同型式的船,才持續經營到現在,亦有能力建造各類型船隻。」

     韓碧祥的一席話,道盡了高雄市造船產業的變遷與發展,而中信造船集團,也正是承載這些變遷的具體案例。目前高雄港區內的造船廠有37家,這些依然存活的業者,大多歷經轉型,才能在產業多變的浪潮中屹立不搖。

創新與技術 奠定高雄造船勢力

中信轉型朝向各類型船隻建造,成功屹立於造船業界。(圖/林育恩攝)     高雄現在的中大型船廠,除了台灣國際造船原是國營事業,在政府預算的支持下,以建造軍艦及大型貨櫃輪為主要業務,與其他造船廠的發展脈絡截然不同之外,其他如慶富造船集團旗下的「豐國造船」早年也是從建造漁船開始,歷經漁業衰減、接手的第二代陳慶男才另創「慶富造船」,並以高單價的化學油品船、各式商用船、研究船等為業務主軸,近年甚至還跨入遠洋高科技探測與監控技術發展。

近年入主高雄軟體科技園區的慶富集團,除了造船業務,還發展遠洋科技探測技術等領域。(圖/凌卓民攝)     中信或慶富的經驗顯示:「創新」以及「技術提升」是高雄造船業勢力變遷的重大關鍵。從漁船的修造擴大到其他船種的建造,憑藉的是多年來累積的技術基礎,以及不斷地從國外學習新的經驗,還有與新科技結合提昇的能力。「雖然每次打造不同船隻,都要重新繪製不同的設計圖,成本會拉高,但長期來說,這些都是很好的經驗與學習,能提昇我們的能力。現在各種船隻的設計、放樣、切割、零件、組裝等,我們都可以一貫化完成。」韓碧祥說出競爭力提昇的關鍵。






1 2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