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今日高雄
2008/07/10 第22期 2008夏日高雄系列活動~西灣夕照 愛戀高雄
2008夏日高雄系列活動~西灣夕照 愛戀高雄
高雄新鮮人─彩繪藝師 馮進興

生平首次由自己一手包辦的門神作品完成後,馮建興特地拍照留念,當初的喜悅迄今難以忘懷。(圖/郭文君翻拍)

 

東方有項罕見畫技叫「搨彩」,作畫過程完全不仰賴畫筆,而是靠雙手沾染色料,小從花草、飛鳥,大到人物、山水,所有事物都能從手掌化成圖像。只是,隨時代演進,這項傳統已漸失傳,迄今台灣還能揮灑這項工藝之美的畫師已寥寥可數,其中,高雄市的馮進興就是箇中人物。

 
16歲立定志向 花大錢拜師學藝這幅充滿教育意義的代父從軍,就是用雙手畫出的搨彩作品。(圖/郭文君攝)

現年64歲的馮進興,打從有記憶以來,對於繪畫就有莫名狂熱。小時住在苓雅寮的他,只要聽到寺廟整修消息,就會帶著紙與筆跑到現場,看著宗教彩繪師傅在樑枋、天花板作畫,自己也跟著有樣學樣,長期耳濡目染下,宗教藝術就這樣一點一滴灌注到他的心靈。

因此,一心想朝宗教藝術發展的馮進興,16歲那年巧遇從事廟宇彩繪的大師卓福田後決定拜師學藝,從此朝專業邁進。為展現決心,馮進興特地向父親商借1年1千8百元學費,才得以成為卓福田學生。回憶起這段轉折,馮進興說,當時1斗米也才11塊錢,因此花1千8百元只為學畫,對旁人而言簡直是不可思議,但他卻認為很值得,因為他早決定將繪畫當成畢生職業。

專攻「搨彩技法」 用手掌、指頭作畫

這幅用雙手畫出的搨彩作品,整體色調柔和,呈現透明感,馮建興說,這就是傳統工藝美麗的地方。(圖/郭文君攝)果真,1年後馮進興已能獨力畫出門神,正式成為宗教藝術工匠,並開始運用搨彩技法。至於何謂「搨彩」?簡單來說,就是雙手即畫筆,所有顏料不需透過工具,只要沾黏在手掌與指頭,就能直接用肌膚作畫。

馮進興解釋說,由於搨彩是一面塗、一面拍的嚴謹工法,因此創作出的畫作顯現出柔和畫風,無論遠近觀看皆呈現為不讓搨彩工藝斷根,馮進興不停在台灣各個角落舉行特展,要讓更多人了解搨彩之美。(圖/馮進興先生提供)朦朧之美,而人物及景色,也都呈現高度立體感,富含栩栩如生的流暢自然。

但有感於廟宇內如壁堵、樑枋、天花板、門神等建築構件的彩繪作品,長期遭香火油污燻得焦黑,造成面目模糊難以保存原貌。因此,馮建興決定抽出廟宇彩繪作品中的事物,獨立繪於木板上,不僅能凸顯地位與神韻,更能成為可流傳後代的藝術作品。

不讓「搨彩」失傳 馮進興授課收徒為延續搨彩藝術,馮建興的兩個兒子馮耀輝(左)、馮再宏(右)也都師承父親,決定把畢生精力投入這項工藝當中。(圖/郭文君攝)

從年少迄今,將近半世紀的歲月,搨彩工藝始終讓馮進興著迷不已;只是,隨時代變遷,當西畫成為藝術市場主流,懂得用手沾染顏料作畫的人越來越少,搨彩面臨殞落命運,這種失傳危機讓馮進興決定挺身而出,不僅收徒弟、辦畫展,還奔走國中小學將技術傳授給老師,甚至只要學子有需求,他都願意無條件現身指導,就是要讓更多人了解搨彩之美。

「搨彩是咱才有的手藝,要是斷根,我會有多心痛啊!」馮進興激動的說,在外來文化衝擊下,優美傳統工藝不是受到漠視,就是因傳承不易而逐漸式微。因此,懂得這些知識的人就是要出力延續,否則哪天沒人知道什麼是搨彩,絕對是藝術界的一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