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KH Style高雄款
2018/04/09 No.04 創新高雄 產業普拉斯
創新高雄 產業普拉斯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8/04/web01.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8/04/web02.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8/04/web03.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8/04/web04.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8/04/web05.gif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8/04/web06.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8/04/web07.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8/04/web08.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8/04/web09.jpg Upload/epublication/images/KHStyle/2018/04/web10.jpg


編者絮語_大Banner
 

滄海、鹽田、濕地──茄萣濕地與竹滬鹽田槍樓

 

◎文、攝影/畝嘰斗

 

 

  隨著濕地保育、濕地觀景逐漸受到重視,具有國際級濕地潛力的「茄萣濕地」也逐步完成了周邊步道及賞鳥點的設計。配合上左近的興達港、情人碼頭、以及擁有「黑面琵鷺」及眾多候鳥停留的特色,讓茄萣一帶成為西濱公路上一段值得遊客延佇停留的風景。

茄萣濕地(攝影/畝嘰斗)

  濕地位在興達港的北側,佔地超過170公頃。沿著新開闢的1-1號道路就能看見濕地旁接連幾座木造的賞鳥屋。圓桶造型的賞鳥屋在面向濕地的木牆上開了幾個高低不一的長方形孔洞;方便遊客賞鳥、同時阻隔了遊客對候鳥棲地的干擾。逐著濕地而闢的環狀步道上,黑面琵鷺造型的修長路燈並排而立,像衛士、也像領航者,帶領著人們走近、了解濕地。

竹滬鹽田槍樓(攝影/畝嘰斗)  而就在濕地的東側,夾在廣袤的自然濕地與方正阡陌養殖漁場之間,有一座造型奇特的紅磚建築。它就是我們這次要拜訪的主角,也是茄萣濕地歷史的重要見證者——茄萣竹滬鹽灘鹽警槍樓。

  如果說起台灣南部的鹽業,我相信大多數人會先想到位於台南的七股鹽田。其實,槍樓所在茄萣濕地與養殖漁場在半個世紀前便是一片開闊的格狀鹽田,與鹽埕區的「瀨南鹽場」、彌陀區的「瀨西鹽場」、及永安區的「烏樹林鹽場」一樣,是台灣鹽業史的重要跡證。

  四面環海的台灣,自古以來就有「煮海為鹽」的製鹽方法。但像這樣煮出來的鹽往往味苦質差,直到明鄭時期的陳永華引進天日曬鹽的技術,台灣的鹽業才踏出了第一步。到了日治時期,由於工業用鹽的需求提高,在財團以及總督府的政策扶植下,幾間大型的製鹽會社陸續成立。到日治末期為止,全台曾開闢了七千甲鹽田、年產量更達四十萬頓,寫下了台灣鹽業史上最輝煌的一頁。茄萣竹滬的鹽田,正好趕上了鹽業蓬勃發展的末班車。

槍樓槍眼(攝影/畝嘰斗)

  由於鹽業高度發展,偷鹽的事件從日治時期便時有所聞。到了戰後,除了沿用日治的專賣制度以外,還課徵了相當重的鹽稅與「國防捐」,致使鹽價居高不下。而像這樣「稅重本輕」的結果,也導致了偷鹽、私鹽的狀況日益嚴重。有鑑於此,政府才在各地鹽村派駐了被稱為「鹽兵仔」的鹽警,並蓋起了佈滿槍眼的六角形槍樓。

  走近探看這座兩層樓高的磚造建築,高高低低且大小不一的槍眼分佈在每一面牆上。六角形的設計減少了視線死角,方便駐守的鹽警監看四周的風吹草動。樓頂還加蓋了一座遮風避雨的小屋,遠遠看來就像一座紅通通的矮小燈塔。由於產業變遷,像這樣的小燈塔隨著鹽田的廢棄而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曾經可見於每個鹽村的槍樓,一座座的傾頹在荒煙蔓草之中。在僅存的數座鹽警槍樓中,就數茄萣竹滬的槍樓保存得最完整、最有可看性。

左:溼地風景   右:賞鳥樓(攝影/畝嘰斗)

  從鹽田變濕地,人走了、鳥來了。黑面琵鷺的造訪讓這裡成了熱門賞鳥景點,每到深秋就擠滿了各地來的遊客。而雖然阡陌的鹽田景象不復存在,但竹滬槍樓仍舊守著茄萣鹽業的一絲遺緒。如果你到了這裡,請千萬記得要沿著步道往濕地的東北角走。那裡有座被時光遺忘的槍樓,槍樓裡是台灣製鹽史的寫照。

      茄萣濕地 http://wetland.e-info.org.tw/file/south/2330.html  
      竹滬鹽田槍樓 goo.gl/X4Hcuy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