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13/03 高雄,綠能生態未來城-環境篇
高雄,綠能生態未來城-環境篇
高雄進行式 -高雄,綠能生態未來城-環境篇

 

旗山鼓山公園原有各色卵石經重新舖排後展現曲流意象。(圖∕張筧 攝)  在接手鼓山公園整建後,設計團隊和地方上的耆老展開對談,從中了解鼓山公園起建的背景與百年來政治更迭而不斷堆疊上去的意象,終致使改建前的公園形成一片令人望而生畏的混亂,特別是孔廟後方的園林,因為長期缺乏維護成為治安上的死角。

  「當年孔子講學很多時候是在戶外進行,孔廟後方的至聖林,我們就是企圖運用石林的意象,呈現孔子與弟子在山林間互動的情境,除了重新梳理、移植原有的植物外,還就地取材,把公園裡原有各色卵石重新鋪排,順著地形的高低起伏,形成上善若水的曲流形象,更有利於雨季的排水。」

  郭中端認為孔廟在公園的制高點,不能只是個象徵性的符號存在,更希望透過景觀的塑造,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社會教育的場域。

旗山鼓山公園處處可見歷史遺跡。(圖∕張筧 攝‧李士豪 攝)  從鼓山公園向下俯瞰,寬闊的階梯,灰、黑兩個色調相互交錯,其間點綴著若干藝術雕像,彷彿正殷勤地邀請人們更上一層樓,可以看得更高更遠;過去這些作品被放在孔廟前的瞭望台上,鮮少有人多看一眼,現在換個位置,卻和這個空間產生新的微妙互動。

  像這樣的調整,在鼓山公園的重建過程卻是非常重要的實踐。「舊的東西只要擺對了地方,也可以賦予新的意涵,包括代表昔日旗山八景的石墩、不同年代的石碑、神社遺留下來的燈柱,甚至滿山遍野的卵石,都可以重新被定位。」郭中端把珍愛資源和對於文化歷史的尊重,融入鼓山公園的整建之中。

     尊重生命 珍愛資源

中都濕地已成為市民朋友觀察生態、休閒的新天地。(圖∕鮑忠暉 攝)  對於土地與城市發展歷程的深情對待,也同樣在中都濕地公園的闢建過程中展現。「高雄的河口濕地曾是台灣紅樹林分佈最廣的地區,提供各類生物良好的棲息環境,卻在後來的都市發展中消失,為了恢復愛河沿岸生態環境,設計團隊打破防堵河水的水泥堤岸,讓中都濕地公園內的河道與愛河互通,並復育紅樹林,以接近自然工法增加水岸地形多樣性,供鳥類、昆蟲棲息。」郭中端說,我們珍惜保留區域內的每一棵樹,就算不是珍稀樹種。

中都濕地公園善用太陽能裝置及來自災區的自然界資源素材。(圖∕鮑忠暉 攝‧張簡英豪 攝)
  中都濕地闢建過程,正值八八風災重建期,郭中端在設計上也考量滯洪的功能,機電設施都設置在遊客中心的二樓,計算過太陽能板的發電裝置足夠遊客中心的使用需求,也盡可能善用自然界原有的資源,例如河道挖出的土方,現地堆成小丘;其他地方不要的樹木,就移植在這裡讓生命延續;園區內作為景觀配置的漂流木涼亭和砌石,素材來自災區,也找來原住民朋友參與造景,除了增添許多自然的風味,更重要的是體現人對於天地的尊重、愛護與謙卑。
從愛河整治開始,高雄市逐步打造綠色永續城市。(圖∕鮑忠暉 攝)  從參與2009年高雄世運主場館周邊景觀生態園區的營造和高雄市結緣,郭中端肯定高雄市政府對於空間改造獨到的看法,在她的觀察中,高雄市從早期城市光廊引起的注目,到洲仔濕地得獎的表現,在國內各地濕地的營造起了帶動的作用,而愛河整治到中都濕地,很長的時間裡,高雄市貫徹永續生態的理念,其實令人相當的激賞,特別是在鼓山公園整建過程中,對於環境復育與減量的理念,可說是真真實實的做到了!





1 2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