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11/01 市政中心轉移 高雄跨時代變遷
市政中心轉移 高雄跨時代變遷
城市視野─市政中心轉移 高雄跨時代變遷


 

鳳山子民同心齊力,建構出鳳山新城的歷史藍圖。(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今日重遊故地,鳳山已成為大高雄著名的小吃城,雖不見完整的城廓樣貌,卻能透過保存下來的東便門和平成、訓風、澄瀾三座砲台,窺見當時鳳山新城的規模與重要的行政地位;即使防禦的雙城牆都已頹圮,2008年,為慶祝鳳山建城220年,曾動員6000人將原鳳山新城的城廓重新圍起,用另一種方式重現了當時鳳山新城的風華,也充分展現了此行政中心對於高雄歷史的重要性。

打狗港蛻變成長
             隨港移動的市政中心

     耳邊傳來船鳴笛的聲音,時而短促、時而悠長,滿載貨物出港的船隻,在燈塔照射的光芒中,和回港的漁船擦身而過,談起高雄港,幾乎所有高雄市民腦海中都深印著如此熟悉的場景。舊名為「打狗港」的高雄港,從荷蘭統治時代就已是重要的漁港,至日治時期,打狗港更被計畫性的開發成現代化港口,港口與縱貫線鐵路端點站的接軌,為今日的「港口都市」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在日治初期,市政中心隨著政府的發展策略而有多次的搬遷。

高雄州署的設立,奠定往後高雄的發展基礎。(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日治時代初期,日本設立台灣總督府統治台灣,原鳳山新城的高雄市換屬於台南縣鳳山支廳,至第八任總督調整行政區,廢廳設州,「高雄州」首次出現於行政區名上,一開始的發展中心在旗后一帶,後因政府積極修築鐵路、建設高雄港、設火車站、城市規劃,並引進煉油、機械、造船、水泥等工業,接近港口的兩處新生地,即今日的哈瑪星與鹽埕區成為當時發展最為快速的區域,高雄州署設於高雄街(現高雄地方法院院址),高雄於此時期,不到五十年的時間,一躍成為全台灣第二大都市。




1 2 3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