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2002-2014高雄畫刊
2002/09 2002企劃特刊03 魅力高雄城鄉新風貌 海洋首都‧有情城市<建設篇>
2002企劃特刊03 魅力高雄城鄉新風貌 海洋首都‧有情城市<建設篇>
歷史篇-紅毛港開門 紅毛港細說從頭

文/王御風

為什麼叫做紅毛港?

 高雄市的紅毛港,近年來因遷村問題而聲名大噪,許多人乍聽地名,都覺得很好奇,為什麼叫做「紅毛港」,這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在台灣有許多地名都與「紅毛」有關,其中以淡水的紅毛城最為著名,而紅毛港也不光只高雄才有,在新竹,同樣也有一個紅毛港。

 這麼多的「紅毛」,代表什麼意義呢?其實它所象徵的是十七世紀荷蘭人、西班牙人統治台灣的歷史,台灣人對荷蘭、西班牙人都稱「紅夷」、「紅毛」,因此與其有關的地點、建築,都冠以「紅毛」之名,例如台南的赤崁樓、安平古堡,同樣也被稱為「紅毛樓」。

 所以,紅毛港的得名,就應該與荷蘭人有關(西班牙人勢力範圍在台灣北部)。紅毛港當地的傳說指出,荷蘭人當初來到台灣時,除了在今日台南設置大本營外,在今日的紅毛港地區,也是其一處重要基地,荷蘭人不但在此登陸,還設置海關於今日濟天宮附近,是為安平港的輔助港,也有許多荷蘭人在此地駐守。

 甚至,在鄭成功將荷蘭人趕出府城(台南)後,荷蘭人還一度利用紅毛港,當做反攻的前哨港。當時荷蘭人在此登岸紮營,雙方大戰一觸即發,後因鄭軍嚴陣以待,荷蘭軍隊又水土不服,荷蘭軍隊才撤退,這也可說是「紅毛」在台灣南部的最後活動了。

 從當時所繪製的地圖看來,昔日紅毛港附近,一直到下淡水溪(高屏溪)之間,其實是個廣闊的港口,當時以海運為主的船隻,應該都是由紅毛港附近進出,因此上述的傳說,應該有相當的可信度,「紅毛港」的由來,還有這麼一段歷史事蹟,也是高雄市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

 而紅毛港,其實與高雄市其他地區的發展也有關係,「前鎮」、「右昌」、「左營」等地區,是早期明鄭設置軍隊的地區,其所防備的敵人,有人認為就是紅毛港的荷蘭軍隊,這可說是高雄早期歷史發展的重要區域。

 地理的因素,讓紅毛港在當時成為重要的港口,也使當時來到台灣的荷蘭人,在此地開城闢地,可惜的是,經過三百年後,遺址都不見了,只留下「紅毛港」這個名稱,供人追憶。

紅毛港發展史

 紅毛港早在荷蘭時期,就是高雄地區最早發展的地區,實際上,在紅毛港附近,更有鳳鼻頭的考古遺址可以說明,紅毛港一帶,從很早時期,就有許多人在此活動。

 紅毛港之所以從這麼早期,就有許多人來此活動,與海洋絕對脫不了關係。因為紅毛港早在三百多年前,不但有廣闊的港灣,還是下淡水溪的出海口,因此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而「海」、「港」的淵源,也一直圍繞著紅毛港的發展,直到現在。

 台灣南部,從明朝末年開始,就以捕烏魚而聞名,尤其是「打狗、蟯港、下淡水」為主要的漁業中心,打狗是今天的高雄港,蟯港則可能是高雄縣彌陀鄉烏樹林,至於下淡水,指的是高屏溪,以當時的地圖看來,下淡水溪出口處,就是紅毛港,因此紅毛港應是當時的漁業中心。

 實際上,紅毛港最早期的發展,就是如此,這些當年從大陸來到此地捕魚的漁民,在此地建立漁寮,並在漁場附近居住,原本只是捕魚期休息的地點,慢慢形成了聚落,更在埔頭仔(今海澄里)、姓楊仔(今海昌里)、姓李仔(今海豐里)、姓洪仔(今海原里)、姓蘇仔(今海城里)定居下來。尤其明末清鄭對抗之時,清廷為了防範鄭軍強大的海上勢力,特別將沿海居民都強迫遷到內陸,不許民眾出海,更迫使許多漁民遷移到台灣,自然也有很多人來到紅毛港。

 因此,紅毛港人可說是「漁民後代」,三百多年以來,他們的生活都與漁業脫離不了關係,後來雖然因為港口的逐漸淤塞,紅毛港不再像荷蘭時代,地理位置獨霸一方,但討海維生的生活型態卻不曾改變。

 除了捕烏魚外,清代高雄最盛行的漁業養殖業,同樣是紅毛港人另一種生財之道。清代的《鳳山縣采訪冊》中,列出全邑漁塭,高達九十六口,其中與高雄市相關的,就有四十口,可見這是當時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沿海地區,幾乎都有養殖,紅毛港自然也不例外,這種養殖業,主要是以養殖虱目魚為主。

 到了日治時期,紅毛港的漁業,更進入一個高峰。日本政府積極推動紅毛港的漁業,甚至加以「技術改良」,把日本研發的先進技術,帶到紅毛港來,尤其是每年冬天的烏魚汛期,紅毛港內更是相當熱鬧,等待捕烏魚的漁船,將港區擠得水洩不通。據民國48年的統計,紅毛港有動力漁船79艘、舢舨34隻、竹筏982隻,這個規模大於日治時代整個鳳山郡的總和,當年紅毛港的漁獲量是2475公噸,是民國29年整個鳳山郡漁獲量的63.75%,由此可見從日治一直到戰後初期,紅毛港在高雄地區,漁業市場的分量。

 在當時,捕魚其實也是較優渥的行業,日治時期到小港糖廠上班,月薪約十餘元,而一斤蝦的價錢就高達二十餘元,也因此,在紅毛港的居民,通常在紅毛港公學校畢業後,多半選擇捕魚為其終生的工作,也讓紅毛港的漁業世家,世代家傳而下,也造成了與其他地方較不相同的社會習俗,並沒有太多的升學主義氣息在當地散發。

 富裕的紅毛港在戰後有了轉變。其一是在兩次能源危機後,近海漁業成本高漲,再加上漁源減少,讓漁業的獲利不如以往。更重要的則是,在高雄港擴建後,為了在紅毛港當地設立大林商港區,展開長達三十多年的限建,讓紅毛港的公共建設明顯落後,也使紅毛港成為高雄市最不先進的地區。

 這個影響紅毛港深遠的政策,主要是在民國56年闢建高雄港第二港口後展開,民國57年紅毛港被劃入臨海工業區後,開始實施限建,並且開始討論遷村,到了民國61年,高雄港提出遠程發展計畫,以紅毛港為大林商港預定地,接著又擬以紅毛港為第六貨櫃港,並提出遷村計畫,但從此之後,則陷入反覆的討論之中。

 遷村計畫在民國73年首度提出,分為近程與遠程兩種,近程利用海埔新生地,遠程則利用都市計畫的農業用地進行遷村,但在紅毛港當地居民意願低落,以及市議會反對下遭擱置。到了民國81年,在行政院主導下,完成遷村的修正案,市政府並在民國83年成立「紅毛港遷村辦公室」持續溝通,但至今遷村仍未有具體解決,讓大家均可接受的方案,紅毛港居民只好繼續居住在三十多年前興建的房舍及公共設施中,何時能夠結束這場爭議,還是個未知數。

紅毛港人從哪裡來?

 紅毛港是一個相當有歷史感的地區,這不是說因禁建而使得舊建築得以保存,更重要的是,數百年來,居民維持著以漁業為主的生活,以及從早期就演成以家族為主的五大聚落區。

 紅毛港既以漁業為生,祖先來此定居自然與「漁業」有關,最早來到紅毛港的居民,就是中國大陸泉州、金門一帶來到此地捕烏魚的漁民,最先只為躲避風雨,在此地搭建草寮休息,漁汛期過後,還是回到大陸故居,但日子一久,發現在此居住更方便,於是逐漸形成聚落。

 紅毛港是個狹長的沙洲地形,全長約四公里,最窄處二百公尺,最寬可達至五百多公尺。最早來此定居的是吳姓、楊姓、洪姓的家族,他們就居住在沙洲的中間,隨後其他的家族來此,則向四周逐漸擴張,形成五大聚落。

 這五大聚落,概以各大家族姓氏為其村落名稱,如「姓楊仔」、「姓李仔」、「姓洪仔」、「姓蘇仔」、「埔頭仔」。除了「埔頭仔」之外,「姓楊仔」、「姓李仔」、「姓洪仔」、「姓蘇仔」就是以楊、李、洪、蘇為主的聚落,明白易懂。

 既然如此,那麼「埔頭仔」是什麼呢?根據紅毛港文化協會總幹事洪瑤昌表示,「埔頭仔」是「墓仔埔的頭前」,也就是在墳地前端的土地。以往舊部落往生的人士,通常會埋葬在村落不遠的外圍,而「埔頭仔」就是在這些墓地附近之地,也就是最外圍的聚落,通常人們不願在此居住,但當內部四大聚落都人滿為患時,後來人口只好向外移,有如今天的衛星城市,這裡居住的多半是楊、洪、林等姓的居民。

 這五大聚落就是今日紅毛港行政區的依據,在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推行保甲制度時,就以這五大聚落劃分為五保,在戰後,則將這五保分別命名為海城(姓蘇仔)、海原(姓洪仔)、海豐(姓李仔)、海昌(姓楊仔)、海澄(埔頭仔)五村,隸屬於高雄縣小港鄉,到了民國67年,高雄市升格後,就將小港鄉劃入高雄市,成為高雄市小港區,紅毛港的五大聚落,也就由「村」改為「里」,成為今日紅毛港的行政劃分。

 因此,這五大聚落其實保留了許多舊村落的特點,例如在紅毛港有五大廟,仍以各家族為主,是各聚落的中心,這五大廟分別是:朝天宮(姓蘇的廟,海城里)、朝鳳寺(姓洪的廟,海原里)、濟天宮(又名齊天宮,姓李的廟,海豐里)、飛鳳宮(姓楊的廟,但其行政區劃為海澄里)、飛鳳寺(埔頭仔的廟,海澄里),這些廟所祭祀的多半是媽祖、廣澤尊王、保儀尊王,這都與其靠海,以及其原鄉有很大的關係,而紅毛港也是高雄市寺廟最密集的地區,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這五大聚落也透露著紅毛港先民來此的順序,洪瑤昌表示,最早移民到紅毛港的就是中心區的楊、洪姓及吳姓,隨後則有李姓的到來,由於李姓人數眾多,吳姓的人較少,逐漸就成為楊、洪、李三姓為主的中心區域。

 至於隨後而來的,還有蘇姓、陳姓、張姓、鍾姓的先民,人數較多的蘇姓,成為最外圍聚落(姓蘇仔)的中心,但其與另一個外圍聚落「埔頭仔」一樣,就成為許多後來移民者聚集的區域,不再是單純的以大族為主。如「姓蘇仔」除蘇姓外,尚有陳、張、鍾、洪的居民,「埔頭仔」則有洪、楊、林三姓,這個現象恰好說明了紅毛港五大聚落,由中心向外擴展的歷史發展模式。

  這些大姓的聚落,現在多半還留在紅毛港中,但原居住在「姓蘇仔」的張姓居民,卻在二港口開闢時,有二百六十多戶集體遷往小港的臨海新村,離開了自古居住的紅毛港,其他的居民,其命運是否也會如此,則有待日後解答。

參考資料:

 紅毛港史蹟調查研究工作小組,《紅毛港史蹟調查研究專輯》 (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民國84年12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