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歡迎光臨高雄市新聞局

熱門搜尋:
電子期刊

facebook粉絲團

今日高雄
2013/10/29 第43期 瓜甜米香 蓮潭物產館「稻」盡高雄豐饒
瓜甜米香 蓮潭物產館「稻」盡高雄豐饒
城鄉新鮮報─繽紛馬賽克 鑲嵌故鄉人與情

 

李億勳老師帶領紅毛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工作團隊,以馬賽克拼貼出美麗作品。(圖∕李昀諭 攝)  鑲嵌故鄉人與情

 

  早在七、八年前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之際,紅毛港馬賽克鑲嵌工作室便有一群「低頭族」。同樣眼神專注、手指辛勤,每天頭一低便是八個小時,只是手指碰觸的不是平滑的螢幕,而是瓷石與利剪,練出一雙雙布滿厚繭的手,被人笑稱「別人看到這雙手,都不敢玩馬賽克了。」任教於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的李億勳教授,便是這一群辛苦低頭族的老師與上司,帶領工作團隊以馬賽克拼貼藝術做出遍布學校、醫院、捷運、公家機關等場所的美麗作品。

   師承顏水龍 在地素材開拓在地就業機會

  李億勳與馬賽克的因緣,始於1986年擔任顏水龍於花蓮慈濟醫院馬賽克壁畫「釋迦問病圖」的助理,自此學習馬賽克鑲嵌製作技術與觀念。顏水龍為國內油畫前輩畫家,更是公共藝術先驅,創作多使用本地特有與常見之素料,李億勳師承顏水龍,也廣泛使用台灣建築裡最常見的磁磚進行馬賽克創作,作品具有強烈的繪畫性,並流露出對社會人文的細微觀察與關懷。

  家鄉為紅毛港的李億勳,因為有感於故鄉居民遷村後,經濟型態將面臨改變,就業不易,且希望保存家鄉的文化與歷史,遂結合行政院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與紅毛港文化協會的協助,導入過去社區營造的豐富經驗,成立紅毛港馬賽克鑲嵌工作室。工作室成員囊括來自高師大美術系、視覺設計系等領域的專業鑲嵌設計人才,加上從頭學起的紅毛港居民們,從設計提案到施工製作的能力兼備,並接受委託製作公共藝術作品,工作室分別於2007及2008年榮獲委會頒發為優等單位、特優單位,參與製作之作品也屢獲公共藝術獎,深受好評。

   從無到有 從零開始 做「能親近」的藝術

馬賽克作品由設計圖稿、漸層配色、到完整施工,過程十分耗時費工。(上圖∕紅毛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提供;下圖∕李昀諭 攝)  如此豐碩的成果,背後是長年的共同奮鬥與努力累積。一群平日工作繁忙的藝術家與設計者,與一群從零開始投入馬賽克創作學習的社區居民,一同彎腰低頭,以馬賽克剪貼出繽紛的人生風景。從一開始開課教授工作室成員色彩學、素描,進行一次次的外地觀摩參訪,到技術成熟,能夠分工仔細地完成作品前置作業與現場施工。一脫掉手套,每個人由手掌到指節都是結實厚繭,彼此之間最常交流的是哪種藥膏最能止痛。「要走這條路,手一定要痛。」與工作室一同走過十年的經理楊慧如拿起專門剪裁馬賽克瓷磚的利剪示範,「初期會痛也要忍,不能因為怕痛而手掌使力不均。」

  一幅馬賽克作品要做到好,層次是無限的。細細將瓷磚剪出適合的形狀,耐心安排漸層配色,工作室成員用十足的堅持與誠意慎重對待作品。待到現場施工之際,由於時程進度皆要嚴謹掌控,不論寒流酷暑的搭起鷹架,爬高上工,是成員們必經的歷程。但看到成品的感動卻是直觸心靈。

  同樣一路與工作室堅持近十年,本來於紅毛港家門前販售檳榔的楊玉枝,難忘當初見到第一幅參與製作的作品完工時的感動,一路從只知紅橙黃綠的生手學習到能夠獨立完成成熟作品,「有興趣的話就能克服」,紅毛港婦女的堅韌不言可喻。而工程部主任李長隆談及在鳳山國中捷運站施工的過程,民眾紛紛圍觀,甚至感動站內人員,了解馬賽克創作過程所需的艱辛付出。「手中的作品,是能讓民眾碰觸到的藝術」,作品帶來的榮耀與使命感,是這群藝術工作者最強力的支撐。

設立於紅毛港文化園區的馬賽克燈柱,象徵紅毛港聚落的信仰中心與居民意識。(圖∕紅毛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提供)   鳳人緣心紅毛港園區 馬賽克鑲嵌文化意象

位於捷運鳳山國中站的「鳳人緣心」,以斑斕的鳳凰傳達先民一步一腳印的開發歷史。(圖∕紅毛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提供)  發展至今,工作室分工已然十分精細成熟,分為行政部、設計部、與工程部。分工負責作品的設計、提案、執行與維護。作品內容十分多元,藉由細心觀察,由社會文化中擷取元素及題材,創作出能夠獲得社會認同並引發共鳴的作品。「鳳人緣心」作品上以斑斕的鳳凰環抱出心型,象徵仿似心型的鳳山新城城牆遺跡,傳達先民一步一腳印在鳳山築城的歷史。設立於紅毛港國小的「紅毛港意象牆」,更融入紅毛港蛻變的歷程與痕跡,聯繫遷村後的居民情感,喚起居民曾擁有的共同記憶。

  2009年11月工作室進一步轉型為「紅毛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除現有之公共藝術與景觀設計外、未來將計畫發展文創產品,擴大行銷與市場。

    紅毛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hmg-mosaic.idv.tw/1.htm     
    紅毛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臉書專頁:
http://goo.gl/6ITGRy